名句出處
出自南北朝鮑照的《擬古·其一幽并重》
全文:
其一。
幽并重騎射,。
少年好馳逐。
氈帶佩雙鞬,。
象弧插雕服。
獸肥春草短,。
飛鞚越平陸。
朝游雁門上,。
暮還樓煩宿。
石樑有餘勁,。
驚雀無全目。
漢虜方未和,。
邊城屢翻覆。
留我一白羽,。
將以分虎竹。
其二。
鑿井北陵隈,。
百丈不及泉。
生事本瀾漫,。
何用獨精堅。
幼壯重寸陰,。
衰暮反輕年。
放駕息朝歌,。
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
周回視洛川。
街衢積凍草,。
城郭宿寒煙。
繁華悉何在,。
宮闕久崩填。
空謗齊景非,。
徒稱夷叔賢。
參考注釋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 漢 枚乘 《七發》:“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遊絲百丈飄。”《北史·西域傳·小月氏國》:“其( 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
(2).牽船的篾纜。《宋書·朱超石傳》:“時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雲,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方使得布帆,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鮑照名句,擬古·其一幽并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