驂鸞追散仙,乘槎抵銀潢

高廷玉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一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高廷玉的《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一首》

全文:
驂鸞追散仙,乘槎抵銀潢
跳上玉龍背,抱得銀蟾光。
素娥愁不歸,再拜捧瑤觴。
問以天上事,玉色儼以莊。
爾能為我歌白雪,我亦為爾搗玄霜。
不然借我廣寒殿,與我長作無何鄉。
傍有謫仙人,拍手笑我狂。
天風忽吹散,人月兩茫茫。

高廷玉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驂鸞

謂仙人駕馭鸞鳥雲遊。《文選·江淹<別賦>》:“駕鶴上漢,驂鸞騰天。” 呂向 註:“御鸞鶴而升天漢。” 唐 薛逢 《漢武宮詞》:“絳節幾時還入夢,碧桃何處更驂鸞。”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圖歌》:“仙人驂鸞倏來往,煙鬟霧珮流雲霰。” 清 舒位 《黔俗以試院丹筆寫魁星相餉遺為是詩》:“想見白袍吟立鶴,仗伊綵筆去驂鸞。”

散仙

(1).道教語。仙人未授仙職者之稱。 唐 韓愈 《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

(2).比喻放曠不羈、自由閒散的人。 唐 白居易 《雪夜小飲贈夢得》詩:“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唐 王轂 《逢道者神和子》詩:“酒里消閒日,人間作散仙。” 清 黃遵憲 《宮本鴨北索和》詩:“登樓北望方多事,未許偷閒作散仙。”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銀潢

天河,銀河。《舊唐書·彭王僅傳》:“銀潢毓慶,璿萼分輝。” 宋 蘇軾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天漢台》:“ 漾水 東流舊見經,銀潢左界上通靈。” 清 黃遵憲 《九姓漁船曲》:“君看銀潢一道斜,小星竟向鵲橋渡。”

高廷玉名句,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一首名句

詩詞推薦

驂鸞追散仙,乘槎抵銀潢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