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琴峽原文
石是孤桐泉七絲,春溫正應大弦時。
高山流水常成操,豈必知音待子期。
詩詞問答
問:清琴峽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清琴峽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清琴峽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四
參考注釋
孤桐
(1).特生的梧桐。《書·禹貢》:“ 嶧 陽孤桐。” 孔 傳:“孤,特也。 嶧山 之陽,特生桐,中琴瑟。” 南朝 齊 謝朓 《游東堂詠桐》:“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餘。” 唐 司空圖 《成均諷》:“孤桐韜響,惟均雨露之濡; 泗 石含清,未冠雲韶之節。” 明 高啟 《題陳節婦》詩:“妾本孤桐斷作琴,一絃只作一絃音。”
(2).因 嶧陽 孤桐中琴瑟,故後以“孤桐”為琴的代稱。據《風俗通》,梧桐生於 嶧山 之陽,岩石之上,采東南孫枝為琴,聲極清亮。 唐 王昌齡 《琴》詩:“孤桐祕虛鳴,樸素傳幽真。髣髴絃指外,遂見初古人。” 宋 黃庭堅 《聽崇德君鼓琴》詩:“月明江靜寂寥中,大家斂袂撫孤桐。” 宋 陸游 《長相思》詞:“愛松聲,愛泉聲,寫向孤桐誰解聽?空江秋月明。”
七絲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文選·張衡<思玄賦>》“考治亂於律均兮” 李善 注引 漢 桓譚 《新論·琴道》:“琴七絲足以通萬物而考治亂。” 唐 齊己 《偶作寄王秘書》詩:“七絲 湘 水秋深夜,五字河橋日暮時。借問秘書郎此意,靜彈高詠有誰知?” 宋 蘇軾 《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詩:“賴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自從夷夏亂,七絲久已棄。”
春溫
(1)
(2) 伏氣溫病的一種。指冬受寒邪,伏而至春季所發的急性熱病(《溫熱經緯·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
(3) 新感溫病的一種。指春季感受風熱而發的急性熱病。《增補評註溫病條辨》卷一:“冬春感風熱之邪而病者,…病於春者,亦曰春溫。”
曾經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魯迅《亥年殘秋偶作》
大弦
古琴瑟,琵琶等弦樂器的粗弦,即宮聲弦
大弦嘈嘈如急雨。——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風韻高雅不俗
伯牙善鼓琴, 鍾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泰山。”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列子·湯問》
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金· 董解元《西廂》
成操
成就節操。 南朝 宋 謝瞻 《於安城答靈運》詩:“殉業謝成操,復禮愧貧樂。”
豈必
猶何必。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清 顧樵 《秋夜柬顧茂倫》詩:“哀樂境所遇,豈必 雍門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豈必面目同員方!”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 知心朋友
子期
即 鍾子期 。 春秋 時 楚 人,精於音律,與 伯牙 友善。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流水, 子期 聽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絕弦破琴,終身不復鼓琴。見《呂氏春秋·本味》。 唐 李嶠 《琴》詩:“ 子期 如可聽,山水響餘哀。” 唐 李山甫 《贈彈琴李處士》詩:“三尺焦桐七條線, 子期 師曠 兩沉沉。” 前蜀 韋莊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詩:“ 子期 子野 俱不見,烏啼鬼哭空傷悲。”參見“ 伯牙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煙塵昏象魏,行在隔巴梁唐彥謙《送樊琯司業歸朝》
- 悠悠到鄉國,遠望海西天
- 上書端未免,定不達空函
- 小年師祖過今祖,異域應傳項信名方乾《觀項信水墨》
- 斟疑五色動,醉認一拳開
- 閒思十年事,倚杖獨咨嗟李流謙《游水東院二首》
- 曾記花前,共說深深願晏幾道《蝶戀花· * 開時傷聚散》
- 迢迢遊子心,望望歸雲沒
- 酒色氣財誓不侵馬鈺《十報恩》
- 元龍湖海士,參得石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