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從來天設險,亂離民復得依歸

陳鎰次韻題東岩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陳鎰的《次韻題東岩》

全文:
石岩削作鐵城埤,荒磴盤盤一線微。
萬古筆峰欹日轂,半空劍石掛雲衣。
傍無扳木愁猿過,下有摩巢老鶴飛。
此地從來天設險,亂離民復得依歸

陳鎰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設險

謂利用險要之地建立防禦工事。《易·坎》:“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唐 柳宗元 《邠寧進奏院記》:“設險西陲,而戎虜伏息。”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溝洫井田異制》:“一二百里之內,尚非難事,其必多為溝澮者,既有以備水旱,而設險守國之意即存乎其中。”

亂離

(1).政治混亂,給國家帶來憂患。《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毛 傳:“離,憂。” 鄭玄 箋:“今政亂國將有憂病者矣。” 晉 潘岳 《關中詩》:“亂離斯瘼,日月其稔。” 明 方孝孺 《絕命詞》:“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2).遭亂流離。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悠悠世路,亂離多阻。”《後漢書·烈女傳·董祀妻》:“感傷亂離,追懷悲憤。” 唐 劉長卿 《送李錄事兄歸襄鄧》詩:“白首相逢征戰後,青春已過亂離中。”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亂離時候,照顧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無法可想。”

依歸

(1).依託;依靠。《書·金縢》:“嗚呼!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後漢書·光武帝紀上》:“維宗室列侯為 王莽 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愍之。” 宋 曾鞏 《越州趙公救災記》:“天子東向憂勞,州縣推布上恩,人人盡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為得其依歸。” 徐特立 《我和黨有歷史上不可分離的關係》:“馬日事變時,左派渙散,沒有組織,在政治上失其依歸。”

(2).尊奉;遵循。 唐 李翱 《謝楊郎中書》:“竊惟當茲之士,立行光明,可以為後生之所依歸者,不過十人焉。” 明 馬中錫 《辠言》:“ 太公 竭力依歸以樹勛名, 伯夷 則極口唾斥以豁憤恨,是何大異也!”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萬眾青年所依歸的 魯迅先生 ,竟於十月十九日的黎明……棄我們而溘然長逝了。”

(3).目的;宗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羅台山》:“ 臺山 之學,以九容為規矩,以九思為主縡,以有物必有則為依歸。” 孫中山 《制定建國大綱宣言》:“《建國大綱》者,以掃除障礙為開始,以完成建設為依歸。” 鄒韜奮 《抗戰以來·開場白》:“記者執筆寫本文時,遇有所檢討或批評……以有益於國家民族為依歸,決無意攻訐任何方面或任何個人。”

陳鎰名句,次韻題東岩名句

詩詞推薦

  • 金沙寺

    曾季貍宋代〕古寺同真率,君家更秩筵。酒杯無算飲,橘樹不論錢。勝日攜佳客,曾來是去年。莫嫌頻至此,直為主人賢。
  • 缺題

    陳暘宋代〕行藝當年帝所聞,聲名久矣動簪紳。文場秉筆淵源厚,詩席談經業履醇。白髮忽驚蒿里暮,青衫難問箬溪春。兩京
  • 積素

    乾隆清代〕積素迷離隱翠嶠,朔天見晛未雲消。連村畫景張橫幅,著樹梅花發野橋。駝怯石溪銅鐸細,人投茅店酒旗招。鳴鞭
  • 霽清軒

    乾隆清代〕石溪過即陟嶄岩,絕頂書軒迥不凡。一片霽光鋪曠野,三間清賞俯崇岩。庭陰那礙蒼松蓋,幾馥還欣綠字函。若謂
  • 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八

    釋懷深宋代〕白蘋紅蓼岸邊秋,短槳輕帆與自由。要會到這一句子,長江依舊水東流。
  • 初夏遊玉泉山清音齋小憩·其二

    乾隆清代〕每思駒影不延停,昨歲希雲正未寧。何意連朝盈尺渥,遂教長畝十分青。仲家論里堪方樂,劉氏銘中別有馨。稍得
  • 旬休

    宋祁宋代〕火雲疊影抱炎曦,沾沐身閒與勝宜。卷葉初開芰荷沼,輕房半擊石榴枝。茶槍早翠吟魂適,蔗境餘佳渴肺知。汗馬
  • 游石澗寺

    朱放唐代〕聞道幽深石澗寺,不逢流水亦難知。莫道山僧無伴侶,獼猴長在古松枝。
    此地從來天設險,亂離民復得依歸 詩詞名句
  • 懷白石社尊師道堅

    仇遠宋代〕我思南山陽,穀神何綿綿。松下笑相別,惚恍忘歲年。寄我猶龍經,文字入幽玄。終期白石頂,擊竹歌遊仙。
    此地從來天設險,亂離民復得依歸 詩詞名句
  • 宛溪柳/六么令

    賀鑄宋代〕夢雲蕭散,簾卷畫堂曉。殘薰盡燭隱映,綺席金壺倒。塵送行鞭裊裊。醉指長安道。波平天渺。蘭舟欲上,回首離
此地從來天設險,亂離民復得依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