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翊龍的《謝王繡使同二教舉充講賓》
全文:
繡衣玉斧下青冥,端為斯文主夏盟。
師道更全雙璧白,講堂初奏六莖清。
秦灰不燼詩書種,孔壁猶鏗絲竹聲。
惟有漁翁只自嘆,談經敢望漢鴻生。
參考注釋
師道
(1).猶師法。指老師的學問或技藝體系。《漢書·匡衡傳》:“ 望之 奏 衡 經學精習,説有師道,可觀覽。”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師法》:“數十年前,士人多能持師道,以訓弟子。”
(2).為師之道。《後漢書·桓榮傳》:“臣師道已盡,皆在太子,謹使掾臣 氾 再拜歸道。” 宋 陳亮 《廷對策》:“後世之所謂明君賢主,於君道容有未盡,而師道則遂廢矣。”
(3).指師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師之風尚。 唐 韓愈 《師說》:“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古之師道,實在太尊,我對此頗有反感。”
雙璧
(1).兩塊璧玉。 晉 傅玄 《乘輿馬賦》:“高顛懸日,雙璧象月。” 唐 駱賓王 《海曲書情》詩:“江濤讓雙璧, 渭水 擲三錢。”
(2).喻指一對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陸凱傳》:“子 暐 與弟 恭之 並有時譽, 洛陽 令 賈楨 見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雙璧。’” 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陳銀兒》:“ 陳銀兒 ……素服淡妝,亭亭玉立,與 緑筠 夾河而居,年並十九,固一時雙璧也。”《文明小史》第六十回:“這件東西倒難得,和中丞舊藏的《張黑女誌》可稱雙璧了。”
講堂
(1) 舊稱教室
(2) 古時指講解經學的廳堂
(3) 佛教講經說法的殿堂
六莖
古樂名。傳為 顓頊 所作。《漢書·禮樂志》:“昔 黃帝 作《鹹池》, 顓頊 作《六莖》, 帝嚳 作《五英》。”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 漢 應劭 《風俗通·聲音》、 漢 蔡邕 《獨斷上》皆謂 顓頊 之樂曰《六莖》。《太平御覽》卷七九引《帝王世紀》則稱 帝嚳 高辛氏 作《六莖》。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鹹池》《六莖》之發,眾人所共藥,而 墨翟 有非之之論。”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 郢 人美《下里》之淫鼃,而薄《六莖》之和音。” 南朝 梁 沉約 《修定樂書疏》:“定大 梁 之樂,使《五英》懷慚,《六莖》興愧。”
王翊龍名句,謝王繡使同二教舉充講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