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大夫晉明備兵川南

作者:余繼登 朝代:明代

送鄭大夫晉明備兵川南原文

岷峨西南一片石,巉岩久與人寰隔。

洛瀘潏泊萬仞流,嵐煙瘴雨紛相射。

漢家丞相曾廓清,至今梟獍猶充斥。

兩川幕府稱驕兵,一夫裂眥爭脫幘。

驅逐大將如嬰兒,妖氛黯澹天無色。

縱橫漫說釜魚游,跳梁尚懼荓蜂螫。

滅寇虛言壯士規,借籌還仗書生力。

大夫胸中富碩畫,司馬署中聲甚籍。

朝來受詔明光宮,慷慨夕出長安陌。

春明門外羅祖席,大夫此行何赫奕。

腰下雕弧月一彎,袖中寶劍霜三尺。

馬蹄踏遍棧雲黃,嶺𤠔啼徹江天白。

虎符應令魑魅愁,神羊坐使豺狼辟。

吁嗟乎巴人夷女盈路側,滿眼瘡痍盡蒼赤。

標柱休言漢將功,理繩且效龔生策。

何時刀劍易犢牛,頓見干戈易麻麥。

詩詞問答

問:送鄭大夫晉明備兵川南的作者是誰?答:余繼登
問:送鄭大夫晉明備兵川南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余繼登的名句有哪些?答:余繼登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參考注釋

岷峨

(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並稱。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讓右將軍荊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帶百縣,縈抱七州。”《周書·靜帝紀》:“雖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奪之威; 漳  滏 勤王,無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稱。 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傳觴接膝何由得。” 宋  蘇軾 《滿庭芳》詞:“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詩序》:“然後登 岷峨 ,攬西極,浮 江 而下。”一說 岷 為 青城山 ; 峨 為 峨眉山 。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諸峰。——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指我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

一片石

一片石頭,後專指碑碣。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七:“ 溫子昇 作《韓陵山寺碑》, 信 ( 庾信 )讀而寫其本。南人問 信 曰:‘北方文士何如?’ 信 曰:‘惟有 韓陵山 一片石堪共語。’” 唐  李白 《襄陽歌》:“君不見 晉朝  羊公 一片石, * 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按,此指 襄陽  峴山 的 羊祜 墮淚碑。

巉岩

(1) 一種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懸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

野花野草…要把巉岩裝扮起來。——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2) 參差不齊的岩石海岸,尤指給航行造成威脅的

人寰

人間;人世

慘絕人寰

煙瘴

瘴氣

言不聞蠻景煙瘴,蘆水蜈蚣巴蛇,乃蠻地毒物。——《三國志平話》

家丞

官名。 漢 代太子家令的輔佐官。諸侯國亦設此職。主管家事。歷代相沿。《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詔書獨藏 魏其 家,家丞封。”《後漢書·朱暉傳》:“ 永平 初, 顯宗 舅 新陽侯  陰就 慕 暉 賢,自往候之, 暉 避不見。復遣家丞致禮, 暉 遂閉門不受。”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輓詩》:“胄子除華紱,家丞具急裝。敕須離禁闥,手為換衣裳。”

廓清

澄清;肅清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梟獍

亦作“ 梟鏡 ”。舊說梟為惡鳥,生而食母;獍為惡獸,生而食父。比喻忘恩負義之徒或狠毒的人。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若 兆 者蜂目豺聲,行窮梟獍,阻兵安忍,賊害君親。” 范祥雍 校釋:“《漢書》二十五《郊祀志》:‘祠 黃帝 用一梟破鏡。’ 孟康 註:‘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破鏡即是獍。此以比喻很戾忘恩之人。”《魏書·恩倖傳·侯剛》:“曾無犬馬識主之誠,方懷梟鏡返噬之志。” 唐  元稹 《捉捕歌》:“外無梟鏡援,內有熊羆驅。”鏡,一本作“ 獍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誰料主公信任 伯嚭 ,容梟獍之在庭。”《中國 * 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蓋小軍閥之末路,倒行逆施,久已梟獍之不若矣。”

充斥

充滿,到處都是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徐灝曰:“斥,廣也。充益廣遠之謂。”

外國貨充斥市場

兩川

東川 和 西川 的合稱。 唐肅宗  至德 二年, 劍南道 置 東川 、 西川 兩節度使,因有 兩川 之稱。 唐  白居易 《同夢得寄賀東西川二楊尚書》詩:“ 兩川 風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屬一家。” 宋  韓駒 《次韻參寥》:“君今振錫歸千頃,我亦收身入 兩川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至今 兩川 風俗,女人自小從師上學,與男人一般讀書。”

幕府

(1) 舊時將帥辦公的地方,後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執掌全國政權的軍閥

驕兵

(1) 驕傲而輕敵的軍隊

驕兵必敗

(2) 不服從指揮的士兵

驕兵悍將

一夫

(1).一人。指男人。《書·君陳》:“爾無忿疾於頑,無求備於一夫。” 孔穎達 疏:“無求備於一人。”《漢書·谷永傳》:“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內崩析者,刑罰深酷,吏行殘賊也。” 宋  蘇軾 《與滕達道書》:“一夫進退何足道。”

(2).特指一個農夫。《孟子·萬章下》:“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魏書·高祖紀》:“ 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畝,中男二十畝。無令人有餘力,地有遺利。” 宋  歐陽修 《解官後答韓魏公見寄》詩:“老為南畝一夫去,猶是東宮二品臣。”

(3).猶言 * 。指眾叛親離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 紂 矣,未聞弒君也。”《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一夫從橫,則城池自夷,豈不危哉?” 李善 註:“一夫謂 董卓 也。”

(4).借指地積,方百步或百畝。《周禮·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 鄭玄 註:“方各百步。” 賈公彥 疏:“蓋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處與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書·食貨志二》:“古者百畝地號一夫,蓋一夫授田不得過百畝。”

裂眥

見“ 裂眥 ”。

亦作“ 裂眥 ”。謂因發怒而眼睛睜得極大,眼眶似乎要裂開。形容極其憤怒的神態。《淮南子·泰族訓》:“ 荊軻 西刺 秦王 , 高漸離 、 宋意 為擊築,而歌於 易水 之上,聞者莫不瞋目裂眥,髮植穿冠。”《梁書·邵陵王綸傳》:“溥天率土,忠臣憤慨,比屋罹禍,忠義奮發,無不抱甲負戈,衝冠裂眥。”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馮勰》:“ 汪 聞至此,不禁裂眥曰:‘人心叵測至如此乎!’”

驅逐

驅趕或強迫離開

驅逐非法入境者

大將

(1) 軍銜。將官的最高一級

(2) 比喻某一集團中的重要人物

(3) 高級將領的泛稱

當羅馬大將愷徹未到時。——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嬰兒

(1) 初生的幼兒

(2) 一周歲內的兒童

(3) 道教稱鉛為“嬰兒”

嬰兒奼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西遊記》

(4) 又如:嬰兒奼女(道教稱鉛和汞)

妖氛

亦作“ 妖雰 ”。1.不祥的雲氣。多喻指凶災、禍亂。《左傳·昭公十五年》“吾見赤黑之祲” 晉  杜預 註:“祲,妖氛也。”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神戈退指,則妖雰順制。”《隋書·衛玄傳》:“近者妖氛充斥,擾動 關  河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盡,勒銘歸國。” 清  鄒容 《獄中答西狩》詩:“一朝淪地獄,何日掃妖氛?”

(2).妖氣。《西遊記》第九五回:“ 行者 早已知識,見那公主頭頂上微露出一點妖氛。”參見“ 妖氣 ”。

黯澹

見“ 黯淡 ”。

無色

即黯然失色

檀板之聲無色。——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釜魚

見“ 釜中之魚 ”。

跳梁

見“ 跳踉 ”。

荓蜂

牽引扶持。

虛言

不真實的話

虛言妄語

壯士

勇士,心雄膽壯的人;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

壯士十年歸。——《樂府麻集·木蘭詩》

壯士不死。——《史記·陳涉世家》

田橫齊之壯士。——《資治通鑑》

壯士從之。——《資治通鑑·唐紀》

借籌

指為人謀劃。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他説受君恩爵封列侯,鎮 江  淮 千里借籌;神京未收,似我輩濫功糜餉,建牙堪羞。”參見“ 借箸 ”。

書生

(1) 讀書人

白面書生

(2) 指抄寫的人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國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襲,且有封地。後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

孤之過也,大夫何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碩畫

遠大的謀劃。 晉  左思 《魏都賦》:“碩畫精通,目無匪制。” 唐  劉禹錫 《武陵北亭記》:“蒞止三月,以碩畫佐元侯平裔夷,降渠魁。”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韓琦》:“此果聖王不能霽威而虛受耶?抑亦實未有奇謀碩畫足以聳九重之聽乎?” 清  馮桂芬 《公啟曾協揆》:“執事遠猶碩畫,所見者大。”

司馬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漢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貶謫及閒散官員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姓

中聲

(1).中和之聲。《左傳·昭公元年》:“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 杜預 註:“此謂先王之樂得中聲,聲成,五降而息也。” 楊伯峻 註:“宮商角徵羽五聲,有遲有速,有本有末,調和而得中和之聲,然後降於無聲。”《國語·周語下》:“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 韋昭 註:“考,合也,謂合中和之聲。” 明  唐順之 《送陸訓導序》:“昔 孔子 患 鄭 、 衛 之聲亂於雅頌,乖剌無所從正……自是刪《詩》,定其中聲,得三百篇。”

(2).指五音中的商聲。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故商為中聲。”

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 元  顧德輝 《青玉案》詞:“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明光宮

(1). 漢 宮名。《三輔黃圖·甘泉宮》:“ 武帝 求仙起 明光宮 ,發 燕  趙 美女二千人充之。”《漢書·元後傳》:“ 成都侯  商 嘗病,欲避暑,從上借 明光宮 。”

(2).泛指宮殿。 唐  高適 《塞下曲》:“畫圖 麒麟閣 ,入朝 明光宮 。”參見“ 明光 ”。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長安

長安地名始於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陝西西安一帶

春明門

(1).古 長安 城門名。為城東三門之中門。 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莫道兩京非遠別, 春明門 外即天涯。”《新唐書·逆臣傳·黃巢》:“﹝ 黃巢 ﹞陷京師,入自 春明門 。”

(2).借指京城。 明  李東陽 《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之二:“極目 春明門 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清  錢謙益 《戊辰七月奉召赴闕車中言懷》詩之十:“ 春明門 外人來往,《秋水》篇中意有無。”

祖席

餞行的宴席。 唐  杜甫 《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詩:“聖朝新孝理,祖席倍輝光。” 仇兆鰲 註:“祖席,飲餞也。” 宋  梅堯臣 《夢同諸公餞仲文夢中坐上作》詩:“已許郊間陳祖席,少停車馬莫催行。” 宋  賀鑄 《琴調相思引·送范殿監赴黃岡》詞:“終日懷歸翻送客,春風祖席南城陌。” 清  楊模 《漢陽旅中送蔡子匯征游湘潭》詩:“祖席杯堪把,河橋柳掛絲。”參見“ 祖餞 ”。

赫奕

(1).光輝炫耀貌。 漢  陳琳 《武軍賦》:“聲訇隱而動山,光赫奕以燭夜。”《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赫奕章灼,若日月之麗天也。” 李善 註:“鎬鎬鑠鑠,赫奕章灼,皆謂光顯昭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 上軍王 方遊獵,遠見宮中光明赫奕,疑有火災。”

(2).顯赫貌;美盛貌。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汝南陳茂》:“謹按《春秋》,王人之微,處於諸侯之上,坐則專席,止則專館,朱軒駕駟,威烈赫奕。”《魏書·酷吏傳·李洪之》:“﹝ 洪之 ﹞富貴赫奕,當舅戚之家。” 唐  豆盧回 《登樂遊原懷古》詩:“赫奕文物備,葳蕤休瑞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餘金市鞍馬,冠蓋赫奕。”

雕弧

雕弓。 唐  王維 《少年行》之四:“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羣只似無。” 明  梅鼎祚 《玉合記·除戎》:“攢畫戟,佩雕弧。佩雕弧,星流電轉耀雲衢。” 清  吳偉業 《贈馮訥生進士教授雲中》詩:“ 烏桓 年少挾雕弧,射得黃羊供束脯。”

刻畫有文采的弓。 唐  顧雲 《武烈公廟碑記》:“入則襞香牋而揮彩筆,批天子詔書;出則提龍劍而臂鵰弧,主諸侯法令。”

寶劍

原來指罕見而貴重的劍,後泛指普通劍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蹄踏

象聲詞。走路聲。 劉澍德 《寒冬集·迷》:“一串蹄踏的拖鞋聲,從樓梯向門口響起。”

棧雲

謂棧道高與雲連。 唐  杜甫 《飛仙閣》詩:“棧雲闌乾峻,梯石結搆牢。” 仇兆鰲 注引《梁州圖經》:“棧道連空,極天下之至險。” 馮至 註:“棧道高與雲連。”

詩詞推薦

送鄭大夫晉明備兵川南原文_送鄭大夫晉明備兵川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