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鷖亭

作者:胡宗愈 朝代:宋代

鳧鷖亭原文

君為鳧鷖亭,更作鳧鷖詩。

鳧鷖為鳥雖甚微,君心仁愛乃在茲。

不忍壯者弋其母,兒童捕其兒,鳧鷖母子何嬉嬉。

城頭草靜煙雲迷,城下水暖菰蒲低。

鳧鷖朝傍雲煙飛,倦來暮入菰蒲棲。

寄巢生子冬復夏,巢穩子大無人知。

我思入境觀君為,坐見三異於今時。

知君官久行亦歸,亭上引滿傷別離。

豈惟豐人惜君去,雖我亦為鳧鷖悲。

詩詞問答

問:鳧鷖亭的作者是誰?答:胡宗愈
問:鳧鷖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2. 清王峻乾隆《徐州府志》卷一八

參考注釋

鳧鷖

鳧和鷗。泛指水鳥。《詩·大雅·鳧鷖》:“鳧鷖在 涇 ,公屍來燕來寧。” 毛 傳:“鳧,水鳥也。鷖;鳧屬。太平則萬物眾多。” 孔穎達 疏:“在 涇 得所也。鷖,鷗也。” 唐 韓愈 《南內朝賀歸呈同官》詩:“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鷖。” 明 高啟 《孤雁》詩:“不共鳧鷖宿,兼葭夜夜寒。”

仁愛

寬人慈愛;愛護、同情的感情

對誰也不要生壞心,對所有的人都要仁愛

乃在

猶乃才。僅僅。在,通“ 才 ”。《漢書·賈誼傳》:“ 長沙 迺在二萬五千戶耳,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然也。”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兒童

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母子

(1).母親和兒子。《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 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漢 禰衡 《鸚鵡賦》:“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 唐 白居易 《母別子》詩:“以汝夫婦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別離。”《水滸傳》第二回:“﹝ 史進 ﹞説道:‘師父只在此間過了,小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

(2).本源。偏義複詞,偏於“母”。《朱子語類》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噓吸為魂,耳目之聰明為魄也’,只説得大概,卻更有個母子,這便是坎離水火,煖氣便是魂,冷氣便是魄。” 清 翟灝 《通俗編·母子》:“母子猶雲本元。今人多有此語,如所謂母子醬油之類。”

嬉嬉

(1).喜笑貌。《易·家人》“婦子嘻嘻” 唐 陸德明 《經典釋文》卷二:“嘻嘻, 張 作嬉嬉, 陸 作喜喜。” 宋 柳永 《拋球樂》詞:“是處麗質盈盈,巧笑嬉嬉,手簇鞦韆架。”

(2).和樂貌。 明 許潮 《武陵春》:“見了些處堂燕雀嫚嬉嬉,棟將焚全不知幾。” 清 唐甄 《潛書·仁師》:“市集攘攘,老幼嬉嬉,婦子依依。”

城頭

城牆的頂頭;城樓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魯迅《七律》

煙雲

煙氣和雲

煙雲繚繞

下水

(1) 放水

(2) 放入或滑入水中

船下水

(3) 比喻入伙做壞事

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

(4) 食用的牲畜內臟

豬下水

菰蒲

(1).菰和蒲。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張元乾 《念奴嬌》詞:“荷芰波生,菰蒲風動,驚起魚龍戲。”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向斷橋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蘆花。”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2).借指湖澤。 南唐 張泌 《洞庭阻風》詩:“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 明 孫蕡 《湖州樂》詩:“菰蒲浪深迷白紵,有時隔花聞笑語。” 清 金農 《松陵雨泊》詩:“一夕菰蒲打蓬雨,聲聲引夢入江湖。”

雲煙

煙氣和雲霧,形容虛無飄遠的東西或事物

雲煙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於雲煙。——明· 顧炎武《復庵記》

來暮

《後漢書·廉范傳》:“ 成都 民物豐盛,邑宇逼側,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 范 乃毀削先令,但嚴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 叔度 , 廉范 字。後遂以“來暮”為稱頌地方官德政之辭。 唐 王勃 《上絳州上官司馬書》:“藩維克振,既參來暮之歌;邦國不空,自有康沂之相。” 宋 柳永 《永遇樂》詞:“擁朱旛,喜色歡聲,處處競歌來暮。” 何啟 胡禮垣 《曾論書復》:“《卿雲》之歌,金天之頌,來暮之嘆,去思之碑,無當亦無謂也。”

寄巢

(1).謂杜鵑借巢生子。《韻語陽秋》卷十六引 晉 張華 《博物志》:“杜鵑生子,寄之它巢,百鳥為飼之。” 唐 杜甫 《杜鵑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鳥至今與哺雛。”

(2).比喻臨時借宿。 宋 陸游 《野興》詩:“飢時每就猿分果,宿處時從鶴寄巢。”

生子

(1).剛成人的少年。《書·召誥》:“王乃初服。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 孔 傳:“言王新即政,始服行教化,當如子之初生,習為善則善矣。”按,古以十五歲的少年為“生子”。參閱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2).生育幼子;生兒子。《詩·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唐 杜甫 《杜鵑》詩:“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 宋 辛棄疾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生子當如 孫仲謀 。”

穩子

指稻麥芒屑。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植物》:“按俗以稻麥芒屑為穩子。”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我思

(1)

(2) 認為一個人的存在是由一個思想人這個事實來予以說明的哲學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動

入境

進入國境

入境登記

坐見

猶言眼看著,徒然看著。 隋 盧思道 《聽鳴蟬篇》詩:“一夕復一朝,坐見涼秋月。” 唐 陳子昂 《登澤州城北樓宴》詩:“復來登此國,臨望與君同。坐見 秦 兵壘,遙聞 趙 將雄。” 唐 杜甫 《後出塞》詩之五:“坐見 幽州 騎,長驅 河 洛 昏。”

三異

指 漢 中牟 令 魯恭 行德政而出現的三種奇蹟。《後漢書·魯恭傳》:“﹝ 魯恭 ﹞拜 中牟 令。 恭 專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 建初 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 肥親 往廉之。 恭 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 親 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 親 瞿然而起,與 恭 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 安 。” 金 趙秉文 《中牟陽冰篆》詩:“ 中牟 三異今則四,斷碑殘缺 陽冰 書。”

今時

現在;此時。《孟子·公孫丑上》:“今時則易然也。”《史記·魏世家》:“今時 韓 、 魏 ,與始孰彊?” 唐 萬楚 《五日觀妓》詩:“ 西施 漫道浣春紗, 碧玉 今時鬭麗華。”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今時謂之恥且格焉。”

引滿

(1).拉弓至滿。《南史·齊紀上·高帝》:“ 蒼梧 立帝於室內,畫腹為射的,自引滿,將射之。”《新唐書·朱泚傳》:“時 令言 尚論兵禁中,既上變,乃馳至 長樂坂 ,遇兵還,引滿向 令言 。”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學射,則必張弓挾矢,引滿中的。”

(2).謂斟酒滿杯而飲。《漢書·敘傳上》:“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 顏師古 註:“謂引取滿觴而飲,飲訖,舉觴告白盡不也。” 晉 陶潛 《游斜川》詩:“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劉致君見異人》:“客亦謂 致君 為可與語,舉杯引滿。” 冰心 《寄小讀者》二四:“一時杯聲鏗然相觸。大家歡呼,我笑了,然而亦只好引滿。”

別離

(1) 離別;分離

別離家鄉,踏上征途

心知長別離。——《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輕別離。——唐· 白居易《琵琶行

並序

(2) 》

豈惟

見“ 豈唯 ”。

詩詞推薦

鳧鷖亭原文_鳧鷖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