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道純的《沁園春 勉中庵執中妙用》
全文:
中是儒宗,中為道本,中是禪機。
這三教家風,中為捷徑,五常百行,中立根基。
動止得中,執中不易,更向中中認細微。
其中趣,向詞中剖得,慎勿狐疑。
箇中造化還知。
卻不在、當中及四維。
這日用平常,由中運用,興居服食,中里施為。
透得此中,分明中體,中字元來物莫違。
全中了,把中業劈破,方是男兒。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三教
(1). 漢 儒謂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稱為“三教”。 漢 班固 《白*虎通·三教》:“王者設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內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藝、合稱“三德”。 漢 徐幹 《中論·治學》:“先王立教官,掌教國子。教以六德,曰智、仁、聖、義、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藝,曰禮、樂、射、御、書、數。三教備,而人道畢矣。”
(3).佛教傳入我國後,稱儒、道、釋為“三教”。《北史·周本紀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門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為後。” 唐 牛肅 《牛應貞》:“學窮三教,博涉多能。”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三教》:“上問曰:‘三教何者為貴?’對曰:‘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則儒賤邪?’對曰:‘黃金白璧,無亦何妨;五穀於世,豈可一日闕哉!’” 魯迅 《華蓋集·補白二》:“佛教初來時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學先生談禪,和尚做詩的時候,‘三教同源’的機運就成熟了。”
家風
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門風
習其家風。——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捷徑
近便的小路;喻不循正軌,貪便圖快的做法;喻速成的方法或手段
終南捷徑
五常
(1) 指仁、義、禮、智、信
(2) 五倫。封建宗法社會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
三綱五常
(3) 五行
百行
各種品行。《詩·衛風·氓》“士之耽兮,猶可説也” 漢 鄭玄 箋:“士有百行,可以功過相除。”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舊唐書·孝友傳·劉君良》:“士有百行,孝敬為先。” 明 高明 《琵琶記·幾言諫父》:“妾豈愛一身,誤君百行。”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寬、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中立
(1) 處於對立的雙方之間,不傾向或偏袒一方
嚴守中立
(2) 獨立
根基
(1) 基礎
恪新秉國政,而內無其主,不念撫恤上下以立根基,競於外事,虐用其民,……其 恪獲罪之日也。——《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房屋的根基一定要打好
根基差
(2) 也喻指家底
這家工廠根基薄,資金周轉十分困難
李道純名句,沁園春 勉中庵執中妙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