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頻聞》
全文:
頻聞西師信,脅從剿撫多。
渠魁就獲否,遲待音如何。
華鐙縱酬節,萬里懷枕戈。
情知天助順,眾憤惟麼么。
塗炭其鄂拓,䝟貐其綽羅。
飢鷹忽來投,恩顧曾無過。
封狼終竄去,曾匪嚴辭訶。
本意攘四部,事逆理則那。
恃計計今窮,奚賴三窟窠。
獨廑王臣勞,浹歲契闊歌。
更念歸化人,遊牧廢寢訛。
佇俟紅旗遞,集賽馳明駝。
雪嶺兵氣銷,瀚海春風和。
參考注釋
化人
(1).有幻術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 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硋。” 張湛 註:“化幻人也。” 清 趙翼 《<小倉山房集>中有<詠物詩>戲用其韻鏡》詩:“誰從對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術的人。《關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厭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為妖,不名為道。”
(3).佛教謂佛、菩薩變形為人,以化度眾生者。《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 周穆王 時, 文殊 、 目連 來化, 穆王 從之。即《列子》所謂化人者是也。” 宋 蘇軾 《同正輔表兄人游白水山》詩:“因隨化人履巨跡,得與仙兄躡飛鞚。” 王十朋 註:“ 自水巖 有大足跡,世謂之佛跡。今‘化人’,則藉以言佛耳。”
(4).仙人。 前蜀 杜光庭 《溫江縣招賢觀眾齋詞》:“歷代化人,隨機濟物,大惟邦國,普及幽明,俱賴神功,鹹承景貺。” 金 雷琯 《龍德宮》詩:“綵仗竟無金母降,仙裾猶憶化人攜。” 清 吳偉業 《海市》之二:“灝氣空濛萬象來,非煙非霧化人裁。”
(5).勸化人;教化人。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夫帝王之道,理世也;釋氏之教,化人也。理世之與化人,蓋殊路而同歸。” 宋 王禹偁 《柳府君墓碣銘》:“有 唐 以武勘亂,以文化人。”
遊牧
居無定處,從事畜牧
遊牧部落
寢訛
《詩·小雅·無羊》:“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或訛。”後以“寢訛”指牛羊的臥息與活動。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爾牛時寢訛,我僕或歌咢。” 明 劉基 《送海寧尹知州之官序》:“夫牧也者,受人之牛羊而牧之,必為之豐其草水,適其寢訛,去其瘯蠡,驅其豺狼,然後物生,遂而牧之道得矣。” 清 王士禛 《戴嵩<牛圖>》詩:“一頭摩角一頭齕,寢訛有態何其工。”
乾隆名句,頻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