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出山莊北門瞻禮梵廟之作》
全文:
許多梵宇因平遠,何事區中邪*教張。
撻伐六軍寧可罷,遷延三載尚如常。
化民無德誠忸切,督將惟嚴令武揚。
六十年餘外夷服,卻慚授政戢斯狂。
參考注釋
撻伐
原指迅速討伐,後來泛指征討
撻彼殷武,奮伐 荊楚。——《詩·商頌·殷武》
大張撻伐
六軍
(1).天子所統領的軍隊。《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左傳·襄公十四年》:“ 周 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後因以為國家軍隊的統稱。《三國志·魏志·辛毗傳》:“且四方之寇,莫大於 河 北; 河 北平,則六軍盛而天下震。” 宋 范成大 《州橋》詩:“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廻。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清 黃遵憲 《七月二十一日外國聯軍入犯京師》詩:“莫問空拳敺市戰,餘聞扈蹕六軍驚。”
(2). 晉 世稱領軍、護軍、左右二衛、驍騎、游擊為“六軍”。《南齊書·百官志》:“領軍將軍、中領軍。護軍將軍、中護軍……左右二衞將軍。驍騎將軍。游擊將軍。 晉 世以來,謂領護至驍、游為六軍。”
(3).指 唐 之禁軍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按,《舊唐書·職官志三》說六軍,與此不同。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唐書十三》:“六軍,據《新志》以龍武、神武、神策各左右當之,而《舊志》説六軍則數左右羽林,而不數左右神策。《通典》説六軍與《舊志》同……要之,六軍之名乃取舊制書之,至中、晚 唐 神策軍權最重,故《新志》以後定者言之歟,今未能詳考。”
寧可
表示在權衡兩方面的利害得失後,選擇其中的一面
寧可共載不。——《樂府詩集·陌上桑》
寧可早點兒出發,也不要遲到
遷延
延後耽擱,延期
遷延時日
如常
與平常一樣,照常
一切如常
乾隆名句,出山莊北門瞻禮梵廟之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