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守正的《七夕》
全文:
家家乞巧設絲蘿,何事無能解帝呵。
今日星稀初整駕,昨宵雲暮巳停梭。
空閨月冷穿針縷,孤客衣單嘆漢河。
共惜天孫多別怨,不知人世更愁多。
參考注釋
家家
每戶
乞巧
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鍼,或以金銀鍮石為鍼,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 林傑 《乞巧》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秋乞巧穿針會玉仙,冬賞雪觀梅到玳筵。」 歐陽山 《三家巷》三:「這七月七日是女兒的節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獨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緻的巧活兒,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來乞巧。」
絲蘿
(1).菟絲與女蘿。《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 毛 傳:「女蘿,菟絲,松蘿也。」 陸德明 釋文:「在草曰菟絲,在木曰松蘿。」後用以泛指藤蘿之類的植物。 唐 陳翊 《郊行示友人》詩:「醉向絲蘿驚自醒,與君清耳聽松湍。」 唐 溫庭筠 《古意》詩:「莫莫復莫莫,絲蘿緣澗壑。」
(2).菟絲、女蘿均為蔓生,纏繞於草木,不易分開,故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結為婚姻。《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一:「不念糟糠之情,別倚絲蘿之託。」 元 柯丹丘 《荊釵記·受釵》:「願天早與人方便,絲蘿共結。」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空負絲蘿約,蘭閨淚滿襟。」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無能
毫無能力
腐敗無能
沈守正名句,七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