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江源的《漫興三首複次前韻·其一》
全文:
幾回山轎雨中行,重九才過百恨生。
黃*菊有花簪短鬢,白衣無酒覆空鐺。
九州誰拯蒼生溺,一木徒支大廈傾。
見說廟堂夔契在,經綸安用腐儒評。
參考注釋
山轎
山行乘坐的轎子。用椅子捆在槓上做成。 宋 楊萬里 《再入城宿張氏莊早起》詩:“山轎已十里,譙門纔四更。”《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一回:“次日黎明,女眷先起梳頭洗臉,雇了五肩山轎。”
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參見“ 三行 ”。
(2).中列。《吳子·勵士》:“於是 武侯 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
(3). 唐 宋 時,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後行”。見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上》。
(4).複姓。 漢 有 中行說 。見《史記·匈奴列傳》。
重九
即重陽,陰曆九月九日
百恨
無數怨恨。 南朝 梁元帝 《燕歌行》:“還聞入 漢 去 燕 營,怨妾愁心百恨生。” 前蜀 韋莊 《黃藤山下聞猿》詩:“入耳便能生百恨,斷腸何必待三聲。”
江源名句,漫興三首複次前韻·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