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開明,反身而誠
王陽明 《傳習錄·卷中·答陸原靜書》名句出處
摘自《傳習錄·卷中·答陸原靜書》
解釋:識得心中的良知,真誠、善良是我的天性,因此我必定要依著我的天性去行事,才是最自然而然、恰到好處的狀態。
原文摘要:
遇大憂、大怒、大驚、大懼之事,此樂亦在否乎?且君子之心常存戒懼,是蓋終身之憂也,惡得樂?澄平生多悶,未常見真樂之趣,今切願尋之”樂是心之本體,雖不同於七情之樂,而亦不外於七情之樂;雖則聖賢別有真樂,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許多憂苦,自加迷棄。雖在憂苦迷棄之中,而此樂又未嘗不存,但一念開明,反身而誠,則即此而在矣。每與原靜論,無非此意,而原靜尚有“何道可得”之問,是猶未免於騎驢覓驢之蔽也。〔17〕來書云:“《大學》以“心有好樂、忿懥、憂患,恐懼”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謂“聖人情順萬事而無情。”所謂有者,《傳習錄》中以病瘧譬之,極精切矣:若程子之言,則是聖人之情不生於心而生於物也,何謂耶?且事
名句書法欣賞
王陽明名句,傳習錄·卷中·答陸原靜書名句
名句推薦
古人忠孝,不離心頭,今人忠孝,不離口頭,此是何等志量。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二三則》言者異,則人心變矣。
劉向《戰國策·趙三·秦攻趙於長平》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
吳潛《水調歌頭·焦山》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子思《中庸·第三十三章》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
戴聖《禮記·儒行》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