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四朝選藻冊十首(貞)·其十·陸治花溪漁隱》
全文:
四朝選藻冊每十,四冊題詩各不倫。
或以裝池失款識,猶疑入鑒半訛真。
花溪漁隱誠非贗,陸治叔平豈為貧。
近體七言殿全部,消幾暇匪費精神。
參考注釋
近體
(1).即近體詩。 宋 朱翌 《猗覺寮雜記》卷上:“ 李嶠 、 沉 、 宋 之流,方為律詩,謂之近體。”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體凡》:“其所變詩體,則聲律之葉者,不論長句、絶句,概名為律詩、為近體。” 章炳麟 《辨詩》:“物極則變,今宜取近體一切斷之, 唐 以後詩,但以參考史事存之可也。”參見“ 近體詩 ”。
(2).貼身,緊挨身體。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一:“嘗聞尚衣縫人云:‘上近體衣俱 松江 三梭布所製。’”
七言
(1).指七字詩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六言七言,雜出《詩》、《騷》。”《隋書·音樂志上》:“《需雅》,八曲,七言。”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為限,行立構思……十六對中取七言三聯,五言三聯。”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凡七言多上四字相連,而下三字足之。”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2).指七言詩。《漢書·東方朔傳》:“ 朔 之文辭,此二篇最善。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 向 所録 朔 書具是矣。”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八言、七言詩,各有上下篇。”《陳書·江總傳》:“好學,能屬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七言起於 漢武 柏梁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十:“不知 唐 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體工,不必再工近體也。”
全部
完全
全部遷走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乾隆名句,四朝選藻冊十首(貞)·其十·陸治花溪漁隱名句
名句推薦
水精宮裡客,不用住柴桑
謝師善《菊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