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馮璧的《明皇擊梧桐圖》
全文:
三郎耳譜趁花奴,風調才情信有餘。
天寶錯來非一拍,霓裳中節亦區區。
參考注釋
三郎
(1).古代三種郎官的合稱。《史記·秦始皇本紀》:“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 司馬貞 索隱:“三郎,謂中郎、外郎、散郎。” 張守節 正義引《漢書·百官表》:“有議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將,謂郎中,車郎、戶郎。”
(2). 唐 玄宗 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稱。 唐 鄭嵎 《津陽門》詩:“ 三郎 紫笛弄煙月,怨如別鶴呼羈雌。”原註:“內中皆以上為 三郎 。” 宋 馬永卿 《懶真子》卷一:“ 三郎 謂 明皇 也。 明皇 兄弟六人,一人早亡,胡 明皇 為太子時,號五王宅。 寧王 、 薛王 , 明皇 兄也, 申王 、 岐王 , 明皇 弟也,故謂 三郎 。” 明 屠隆 《彩毫記·為國薦賢》:“一自 三郎 度曲後,許多天樂在人間。” 郁達夫 《毀家詩紀》:“省識 三郎 腸斷意, 馬嵬 風雨葬花魁。”
(3).泛稱排行第三者。《南齊書·陳顯達傳》:“當世快牛稱 陳世子 青、 王三郎 烏、 呂文顯 折角、 江瞿曇 白鼻。”
花奴
(1). 唐玄宗 時 汝南王 李璡 的小名。 璡 善擊羯鼓。 唐 南卓 《羯鼓錄》:“上( 玄宗 )性俊邁,酷不好琴。曾聽彈琴,正弄未及畢,叱琴者出,曰:‘待詔出去!’謂內官曰:‘速召 花奴 將羯鼓來,為我解穢!’” 宋 范成大 《題<開元天寶遺事>》詩之一:“御前羯鼓透春空,笑覺 花奴 手未工。”參見“ 花奴鼓 ”。
(2).貓。 宋 王洋 《酬凌季文過楊仲誠》詩:“日篩竹影花奴睡,人度禾場吠犬驚。”
風調
(1).人的品格情調。《北齊書·崔瞻傳》:“ 偃 弟 儦 ,學識有才思,風調甚高。” 唐 白居易 《和殷協律琴思》:“秋水蓮冠春草裙,依稀風調似 文君 。” 明 湯顯祖 《紫釵記·謁鮑》:“俺已看下 鄭娘 小女,此女美色能文,頗愛慕 十郎 風調。” 清 侯方域 《李姬傳》:“﹝ 李姬 ﹞少風調皎爽不羣。”
(2).詩文的風格,格調。《詩人玉屑》卷十引 宋 李錞 《李希聲詩話》:“古人作詩正以風調高古為主,雖意遠語踈,皆為佳作。”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吾鄉 陳星齋 先生《題畫》云:‘秋似美人無礙瘦,山如好友不嫌多。’ 江陰 翁徵士 朗夫 《尚湖晚步》云:‘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二語同一風調。” 劉師培 《南北文學不同論》:“若夫詩歌一體,或崇聲律,或尚修詞,或矜風調,派別迥殊;然雄健之作,概乎其未聞也。”
(3).事物的風味特色。 清 納蘭性德 《念奴嬌·宿漢兒郎》詞:“便是腦滿腸肥,尚難消受,此荒煙落照,何況 文園 憔悴後,非復酒壚風調。”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秋》:“又曾摘取秀長的柳葉,在厚紙上裱成各種風調的眉,想像這等眉的所有者的顏貌,而在下面添描出眼鼻與口。”
(1).和協。《南齊書·樂志》:“邦化靈懋,閫則風調。”
(2).風和順。 唐 劉禹錫 《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詩:“雨歇晚霞明,風調夜景清。”
才情
才思,才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許玄度 送母始出都,人問 劉尹 :‘ 玄度 定稱所聞不?’ 劉 曰:‘才情過於所聞。’” 唐 司空圖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詩之五:“才情百巧鬪風光,卻關雕花刻葉忙。” 明 唐寅 《過秦樓·題鶯鶯小象》詞:“瀟灑才情,風流標格,脈脈滿身倦。” 許地山 《慕》:“你說過他底才情、相貌和舉止都不象平常人。”
馮璧名句,明皇擊梧桐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