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奉皇太后賞荷得句原文
去歲山莊荷似錦,今年御沼錦為荷。
可知夏節承歡處,便是宮中行樂多。
徼葉潤時晨露重,遞花香際午風和。
春明盛事傳西苑,曾見臨池得句么。
詩詞問答
問:恭奉皇太后賞荷得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恭奉皇太后賞荷得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恭奉皇太后賞荷得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
參考注釋
去歲
去年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為荷
書信及公文慣用語。表示承情感謝之意。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雲》:“現在略加改動,希照此次序排列為荷。” 茅盾 《子夜》十六:“茲將本會呈稿及 廣東 土造火柴行商業公會呈稿分別抄錄附上,並希查照為荷!”
可知
見“ 可知道 ”。
夏節
夏季。《禮記·祭統》“未發秋政” 唐 孔穎達 疏:“言夏節雖盡,人君未發行秋政, * 不敢艾草也。” 漢 班固 《 * 通·日月》:“日所以有長短者何?陰陽更相用事也。故夏節晝長,冬節夜長。”
承歡
迎合人意,博取歡心。多指侍奉父母、君王等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楚辭·九章·哀郢》
承歡侍宴無閒暇。——白居易《長恨歌》
承歡膝下
便是
(1).即是,就是。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聖賢所共傳,君何得獨言無。即僕便是鬼。’” 明 李贄 《答耿中丞論淡》:“若祗以平日之所飫聞習見者為平常,而以其罕聞驟見者為怪異,則怪異平常便是兩事,經世出世便是兩心。”
(2).即使;縱然。 漢 王充 《論衡·儒增》:“便是 熊渠 、 養由基 、 李廣 主名不審,無害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至於婚姻大事,兒女親情,有貪得富的,便是王公貴戚,自甘與團頭作對。”《紅樓夢》第四九回:“便是不會,也沒難處。” 魯迅 《集外集·<窮人>小引》:“他寫人物,幾乎無須描寫外貌,只要以語氣、聲音,就不獨將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體也表示著。”
(3).用於句末,表示肯定語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我離了他家門便是。”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小可 曹州 人氏 賈仁 的便是。”《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布衣 近日館於舍親 卜 宅,尊客過問,可至浮橋南首大街 卜 家米店便是。”
(4).只因為。《水滸傳》第二一回:“那老兒見是 宋江 來,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來得早?’ 宋江 道:‘便是夜來酒醉,錯聽更鼓。’”《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許宣 道;‘娘子如何在此?’ 白娘子 道:‘便是雨不得住,鞋兒都踏濕了,教 青青 回家,取傘和腳下。又見晚下來。望官人搭幾步則個。’”
(5).正是。 唐 元稹 《哭子》詩之三:“鐘聲欲絶東方動,便是尋常上學時。”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晨露
(1).朝露。 南朝 宋 鮑照 《園葵賦》:“晨露夕陰,霏雲四委。” 唐 韓愈 《庭楸》詩:“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聯聯。” 唐 韋應物 《寄中書劉舍人》詩:“晨露方愴愴,離抱更忡忡。”
(2). 商湯 時樂歌名。《呂氏春秋·古樂》:“ 湯 乃命 伊尹 作為《大護》,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見其善。” 高誘 註:“《大護》、《晨露》、《九招》、《六列》、皆樂名。”《列子·周穆王》:“奏《承雲》、《六瑩》、《九韶》、《晨露》以樂之。”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變宮調》:“更有《薰風》曲,方聞《晨露》歌。”
明盛
(1).昌明興盛。亦指盛世。 漢 揚雄 《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幸逢明盛多招隱,高山大澤徵求盡。” 唐 李翱 《答皇甫湜書》:“詞句足以稱讚明盛,紀一代功臣賢士行跡。”
(2).旺盛;強盛。 漢 王充 《論衡·道虛》:“膚溫腹飽,精神明盛。” 宋 范仲淹 《再奏乞兩府兼判》:“雖有夷狄,而中國明盛,彼不我輕。”
(3).指美好的盛德。《文選·班固<典引>序》:“雖不足雍容明盛萬分之一,猶啟發憤滿,覺悟童蒙。” 呂延濟 註:“言不足以言天子美明之盛德。”
西苑
即北京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深居西苑。—— 清· 張廷玉《明史》
臨池
《晉書·衛恆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 張伯英 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後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 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型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
得句
謂詩人覓得佳句。 唐 周賀 《上陝府姚中丞》詩:“成家儘是經綸後,得句應多諫諍餘。” 宋 陸游 《晴甫一日復大風雨連日不止遣懷》詩:“得句已無前輩賞,開編時與古人游。” 元 薩都剌 《高郵至邵伯》詩之一:“有時得句無人和,風雨寒窻夜讀書。” 清 曹寅 《秋日過訪芥公》詩:“得句聞敲鉢,逃禪媿閉關。”參見“ 覓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