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似荊山鑿餘者,蘚封頑滯臥嵐煙

齊己鬆化為石(近聞金華山古鬆化為石)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齊己的《鬆化為石(近聞金華山古鬆化為石)》

全文:
盤根幾聳翠崖前,卻偃凌雲化至堅。
乍結精華齊永劫,不隨凋變已千年。
逢賢必用鐫辭立,遇聖終將刻印傳。
肯似荊山鑿餘者,蘚封頑滯臥嵐煙

齊己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齊己肯似荊山鑿餘者,蘚封頑滯臥嵐煙書法作品欣賞
肯似荊山鑿餘者,蘚封頑滯臥嵐煙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荊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 漳水 發源於此。山有 抱玉岩 ,傳為 楚 人 卞和 得璞處。《書·禹貢》:“導 嶓冢 ,至於 荊山 。” 孔 傳:“ 荊山 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蓋即 荊山 之稱,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陝西省 富平縣 西南。相傳 禹 鑄鼎於此。《書·禹貢》:“導 岍 及 岐 ,至於 荊山 。” 孔穎達 疏:“《地理志》云:《禹貢》北條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縣 南。”《後漢書·郡國志一·馮翊》 劉昭 注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禹 鑄鼎於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荊渠 也。”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閿鄉 南。相傳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此。亦名 覆釜山 。《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懷遠縣 西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淮水》:“《郡國志》曰:‘ 平阿縣 有 當塗山 , 淮 出於 荊山 之左, 當塗 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帝馳至 荊山洪 ,距 趙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註:“ 荊山 在 濠州 鍾離縣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築堰之地,今 懷遠軍 正治 荊山 。”

頑滯

愚妄固執。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唐 禮部尚書 祝欽明 頗涉經史,不閒時務,博碩肥腯,頑滯多疑,臺中小吏號之為‘媼’。媼者肉塊,無七竅。” 唐 元稹 《旱災自咎貽七縣宰同州》詩:“自願頑滯牧,坐貽災沴臻。” 宋 岳珂 《桯史·乾道受書禮》:“然而性質頑滯,於國家大事,每欲計其萬全,不敢為嘗試之舉。”

嵐煙

猶嵐氣。 唐 劉長卿 《望龍山懷道士許法稜》詩:“嵐煙瀑水如向人,終日迢迢空在眼。” 清 周亮工 《粵客過延津將往秣陵》詩:“五載嵐煙迷 越 嶺,六朝草色醉 吳 江。”

齊己名句,鬆化為石(近聞金華山古鬆化為石)名句

詩詞推薦

  • 游水西簡鄭明府

    李白唐代〕天宮水西寺,雲錦照東郭。清湍鳴回溪,綠水繞飛閣。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憩泊。五月思貂裘,謂言秋霜落。石蘿
  • 十二月奉教作

    李嶠唐代〕玉燭年行盡,銅史漏猶長。池冷凝宵凍,庭寒積曙霜。蘭心未動色,梅館欲含芳。裴回臨歲晚,顧步佇春光。
    肯似荊山鑿餘者,蘚封頑滯臥嵐煙 詩詞名句
  • 臨江仙

    辛棄疾宋代〕冷雁寒雲渠有恨,春風自滿余懷。更教無日不花開。未須愁菊盡,相次有梅來。多病近來渾止酒,小槽空壓新醅。
  • 鄭庭芳宋代〕洗筆池頭煙淡淡,鳴琴台畔水悠悠。
  • 蝶戀花

    程垓宋代〕畫閣紅爐屏四向。梅擁寒香,次第侵帷帳。燭影半低花影幌。修眉正在花枝傍。殢粉偎香羞一餉。未識春風,已覺
  • 太上皇帝御製題扇面所畫紅木犀賜從臣榮薿

    盧襄宋代〕月宮移向日宮栽,染得嬌紅入面來。多謝秋風揚雨露,丹心一一為君開。
  • 楊億宋代〕繁花如雪早傷春,千樹封侯未是貧。漢苑漫傳盧橘賦,驪山誰識荔枝塵。九秋青女霜添味,五夜方諸月溜津。楚客
  • 病起窺園十絕

    劉克莊宋代〕夜起飯牛薄暮舂,古人既老始明農。殘年尚欲勤東作,未肯將身旁瘦筇。
    肯似荊山鑿餘者,蘚封頑滯臥嵐煙 詩詞名句
  • 泊江城下

    董嗣杲宋代〕雪後抵江城,江雲轉凝冱。我舟艤沙淺,煮酒御沉霧。少年繆誤多,今繆亦如故。流年無藥挽,如水必東注。失笑
  • 看畫廊

    乾隆清代〕山才向芳際,水始欲波時。柳帶黃猶淺,蕪茵綠尚疑。行行目因遠,望望意方遲。試問丹青者,將何設色為。
肯似荊山鑿餘者,蘚封頑滯臥嵐煙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