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過南嶺閱健銳營肄武作》
全文:
健銳置營久,遠奢俾習勤。
從來出桓赳,屢藉建功勳。
是日觀操練,果然超匹群。
賞因旌善布,等第要明分。
參考注釋
旌善
表彰美善。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臣聞崇賢旌善,王教所先。”《舊唐書·高祖紀》:“朕受命君臨,志存刷盪,申冤旌善,無忘寤寐。”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五:“國家加恩宇內,養老恤孤,如指所屬,以旌善優賢為本。”
等第
(1).等級次第。《資治通鑑·唐德宗貞元四年》:“春,正月,庚戌朔,赦天下;詔兩稅等第,自今三年一定。”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五:“自 大中祥符 至今六十年,州縣有廢置,名號有改易,等第有升降。”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乾隆 已前,凡御試開列試差諸臣,皆發出等第名次。” 廬隱 《海濱故人》二:“我那時不知道這學校的飯是分等第的,有錢的吃小廚房飯,沒錢的就吃大廚房的飯。”
(2).謂分等級。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三婆》:“就收生婆中預選,名籍在官,以待內庭召用。如選女,則用以辨別妍媸可否;如選奶口,則用等第乳汁厚薄,隱疾有無,名曰隱婆。”
(3). 唐 代科舉,由京兆府考試後選送前十名升入禮部再試,稱為“等第”。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進士為時所尚久矣……京兆府考而升者,謂之等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京兆府解送》:“神州解送,自 開元 、 天寶 之際,率以在上十人,謂之等第,必求名實相副,以滋教化之源。” 宋 司馬光 《言張田第二狀》:“ 唐太宗 見進士等第,怪其無 張昌齡 、 王公謹 名, 王師旦 曰:‘二人有文無行,恐變陛下風雅。’”
明分
(1).明確積分。《商君書·修權》:“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則治。”《荀子·富國》:“救患除禍,則莫若明分使羣矣。”《尸子·發蒙》:“正名以御之,則 堯 舜 之智必盡矣;明分以示之,則 桀 紂 之暴必止矣。”
(2).明確的本分。《後漢書·列女傳·龐育母》:“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結罪理獄,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
顯然;分明。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七出:“它明分欺負下官!”
乾隆名句,過南嶺閱健銳營肄武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