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蜂衙》
全文:
百忙忙裡過三春,曉色催衙欲放晨。
釀密應教輸玉府,添丁何事按魚鱗。
花間戶牖重重邃,門外風光日日新。
採得瓊葩無限喜,更看歸仗簇前陳。
參考注釋
應教
魏 晉 以來稱應諸王之命而和的詩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歷山草堂應教》詩。 唐 王維 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詩。 趙殿成 箋註:“ 魏 晉 以來,人臣放文字間,有屬和於天子,曰應詔;於太子,曰應令;於諸王,曰應教。”
玉府
(1).《周禮》官署名。掌管天子之金玉玩好、兵器等。《周禮·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賄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齊則共食玉。” 賈公彥 疏:“玉府以玉為主,玉外所有美物,亦兼掌之。”
(2).泛指收藏寶物的府庫。《文獻通考·征榷一》:“凡屠者歛其皮角筋骨入於玉府。”
(3).指道觀、仙府、仙宮。 唐 武平一 《奉和幸白鹿觀應制》詩:“玉府凌三曜,金壇駐六龍。” 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我本玉府仙姝,豈偶凡夫俗子。”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早離卻玉府清嚴,一任珮搖風影,衣動霞光,小步紅雲墊。”
(4).道家的藏書之所。後亦泛指書庫。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賚看講啟》:“莫測天文,徒觀玉府。”
(5).指高潔的襟懷。 唐 杜甫 《暮春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詩:“玉府標孤映,霜蹄去不疑。” 仇兆鰲 註:“此備言其道術過人。玉府,比其操潔;霜蹄,比其才敏。”
添丁
生兒子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魚鱗
(1).魚身上的鱗片。《楚辭·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王逸 註:“言 河伯 所居,以魚鱗蓋屋。” 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詩:“風生似羊角,雲上若魚鱗。” 徐朝夫 《孤鶩》:“有的乾脆說:魚鱗也沒吃過一片!”
(2).鱗次,依次相接。《墨子·備蛾傅》:“荅廣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兩端接尺相覆,勿令魚鱗三。” 孫詒讓 間詁:“言為荅之法,以木兩端相銜接,以尺為度,不可鱗次不相覆也。”《漢書·劉向傳》:“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魚鱗左右。” 顏師古 註:“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魚鱗也。” 北周 庾信 《溫湯碑》:“ 秦皇 餘石,仍為雁齒之階; 漢武 舊陶,即用魚鱗之瓦。” 宋 梅堯臣 《和吳沖卿元會》:“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迴。” 章炳麟 《沉藎哀辭》:“塊抱關於大別兮,龍蛇虎豹坌沓而魚鱗。”
(3).引申為依次,一個接一個地。 宋 葉適 《送鄭虞任赴京西檢法官》詩:“事繁絲唾亂,神靜魚鱗理。”
(4).古代兵陣名。即魚麗陣。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冑,親當矢石,夕對以魚鱗之陣,朝臨以鶴翼之圍。”
(5).比喻水面細碎的波紋。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詩:“小橋裝雁齒,輕浪甃魚鱗。”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魚鱗是斷雲。”
(6).借指魚鱗狀的雲。 宋 梅堯臣 《春晴對月》詩:“雲掃魚鱗靜,天開桂魄清。”《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便提起筆,另行將那段末數聯謄出,是:彩雲三素,忽散魚鱗;寶月一奩,旋虧蟾魄。”
(7).借指瓦片。 宋 陸游 《村舍》詩:“新牆拆龜兆,疎瓦斷魚鱗。”《花月痕》第八回:“閣分三層,上層左臨試院,萬片魚鱗,右接東城,一行雉堞。”
(8).代稱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籠中的小鳥還想飛返山林,豢池中的魚鱗還想逃回大海。”
乾隆名句,蜂衙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