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菜羹示何道士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食菜羹示何道士原文

窮冬海道絕,瘴雨晴墟里。

何以知歲豐,未卯炊煙起。

先生清夢回,科髻方隱几。

獠奴拾墮薪,發爨羹藷米。

飽霜闊葉菘,近水繁花薺。

都盧深注湯,米爛菜自美。

椎門醉道士,一笑欲染指。

誡勿加酸鹹,雲恐壞至味。

分嘗果超絕,玉糝那可比。

鮮肥增惡欲,腥膻耗道氣。

畢生啜此羹,自可老儋耳。

錄以寄徐聞,阿同應笑喜。

詩詞問答

問:食菜羹示何道士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食菜羹示何道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窮冬

隆冬;深冬

窮冬暴露。——宋· 蘇軾《教戰守》

窮冬烈風。——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窮冬寒未已

海道

海路,海上航道。《晉書·庾翼傳》:“時東土多賦役,百姓乃從海道入 廣州 。”《新唐書·歸崇敬傳》:“ 大曆 初,授倉部郎中,充弔祭冊立 新羅 使,海道風濤,舟幾壞。”《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前日由海道到 崇明縣 。”

瘴雨

指南方含有瘴氣的雨。 前蜀 李珣 《南鄉子》詞:“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聽猩猩啼瘴雨。” 宋 陳師道 《南鄉子》詞:“喚取佳人聽舊曲,休休,瘴雨無花孰與愁。” 清 孫枝蔚 《張虞山文學游海南》詩:“ 海南 為客少,瘴雨爾初霑。”

墟里

村落

依依墟里煙。——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歲豐

年穀豐收。 漢 劉向 《說苑·君道》:“宋人聞之,夙興夜寐,早朝晏退,弔死問疾,戮力宇內,三年歲豐。” 南朝 宋 劉義康 《歲飢平糶議》:“又緣 淮 歲豐,邑地沃壤,麥既已登,黍粟行就。” 唐 白居易 《太平樂詞》詩之一:“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

炊煙

烹製飯菜形成的煙氣

炊煙裊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夢回

見“ 夢迴 ”。

亦作“ 夢回 ”。從夢中醒來。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任中宣夢水神持鏡》:“夢一道士赤衣乘龍,詣 中宣 ,言:此鏡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當歸我矣。 中宣 因問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鏡而去。夢迴,亟視篋中,已失所在。” 南唐 李璟 《攤破浣溪沙》詞之二:“細雨夢回 雞塞 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依闌乾。” 宋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詞:“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寫真》:“徑曲夢迴人杳,閨深珮冷魂銷。” 巴金 《靜夜的悲劇》:“有時我午夜夢回,竟然覺得我在滴血或者我的生命跟著水在滴。”

科髻

猶科頭。 宋 惠洪 《食菜羹示何道士》詩:“先生清夢回,科髻方隱几。”參見“ 科頭 ”。

隱几

(1).靠著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孫丑下》:“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臥。”《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仰天而噓。” 成玄英 疏:“隱,憑也。 子綦 憑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陸游 《秋日焚香讀書戲作》詩:“世事無端自糾紛, 放翁 隱几對爐熏。” 清 洪昇 《長生殿·雨夢》:“漏鼓三交,且自隱几而臥。”

(2).几案。 南朝 齊 謝朓 有《烏皮隱几》詩。《南齊書·孔稚珪傳》:“﹝ 太祖 ﹞餉 靈產 白羽扇素隱几。” 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中:“《會稽記》: 上虞 蘭室山 葛玄 所隱之處,有隱几,化為鹿。”

獠奴

(1).詈詞。 唐 柳珵 《上清傳》:“ 德宗 怒 陸贄 曰:‘這獠奴!我脫卻伊緑衫,便與紫衫著。’” 清 陳維崧 《水調歌頭·讀董舜民<蒼梧詞>題後》詞:“力壓古 聱叟 ,氣懾萬獠奴。”

(2).舊指作為家奴的 僚 人。 杜甫 《示獠奴阿段》詩 宋 黃鶴 題註:“ 獠 奴,公之隸人,以 夔州 獠 種為家僮耳。”亦泛指家僕。

發爨

燒火做飯。 宋 惠洪 《食菜羹示何道士》詩:“獠奴拾墮薪,發爨羹藷米。”

繁花

盛開的花;各種各樣的花

公園裡萬紫千紅,繁花似錦

都盧

(1).古國名。在 南海 一帶。國中之人善爬竿之技。《文選·張衡<西京賦>》:“非 都盧 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 李善 註:“《漢書》曰:自 合浦 南有 都盧國 。《太康地誌》曰: 都盧國 ,其人善緣高。” 晉 傅玄 《正都賦》:“ 都盧 迅足,緣脩竿而上下。”

(2).借指 都盧國 人。 唐 元稹 《再酬復言》詩:“顧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險鬭敵 都盧 。”

(3).古代雜技名。今之爬竿戲。《漢書·西域傳贊》:“﹝ 武帝 ﹞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牴之戲以觀視之。” 顏師古 註:“ 晉灼 曰:‘ 都盧 ,國名也。’ 李奇 曰:‘ 都盧 ,體輕善緣者也。’” 清 陶煒 《課業餘談·樂》:“都盧,緣高戲也。 都盧 ,國名,其人體輕而善緣也。” 清 丘逢甲 《書事迭前韻》之四:“都盧場闢萬人觀,民力東南近已殫。”

(4).微笑貌。 清 錢謙益 《宋玉叔<安雅堂集>序》:“羣兒論雹為珠,論珠為雹,喧呶聒耳,都盧一笑而已。” 清 錢謙益 《尹孔昭墓志銘》:“間有妨難,都盧一笑而已。”

(5).統統。 唐 張鷟 《遊仙窟》:“五嫂曰:‘ 張郎 太貪生,一箭射兩垜。’十娘則謂曰:‘遮三不得一,覓兩都盧失。’” 唐 白居易 《贈鄰里往還》詩:“骨肉都盧無十口,糧儲依約有三年。” 宋 賀鑄 《送周開祖出守鄱陽》詩:“ 鄱陽 不乏江山助,高興都盧屬 謝公 。”

自美

自以為美;美化自己。《莊子·山木》:“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楚辭·遠遊》:“內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娛以自樂。” 五代 齊己 《君子行》:“亦何必用虛偽之文章,取榮名而自美。”

道士

(1) 指崇奉道教而又從事教務的人

那道士又執令牌,燒了符檄。——《西遊記》

(2) 修佛道之士的略稱。魏晉時指和尚

佛教初傳此方,呼僧為道士。——《盂蘭盆經疏下》

染指

(1) 典出《左傳》:鄭靈公請大臣們吃甲魚,故意不給子公吃,子公很生氣,就伸出手指蘸了點湯,嘗嘗味道走了

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左傳·宣公四年》

(2) 後用以比喻插手以獲取不應得的利益

酸鹹

亦作“ 酸醎 ”。1.酸味和鹹味。亦泛指烹調的佐料。《戰國策·楚策四》:“﹝黃雀﹞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醎。”《史記·禮書》:“口甘五味,為之庶羞酸鹹以致其美。”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柳宗元》:“梅止於酸,鹽止於鹹,飲食不可無,而其美常在酸鹹之外。”《水滸傳》第二九回:“ 武松 道:‘遮莫酸鹹苦澀,是酒還須飲三碗。’”

(2).比喻人不同的愛好、興趣。 唐 韓愈 《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詩:“ 雲夫 吾兄有狂氣,嗜好與俗殊酸鹹。” 宋 蘇軾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欲僦其地與元長老》詩:“暮年欲學 柳下惠 ,嗜好酸鹹不相入。” 清 林則徐 《廣東越華粵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已喜滌瑕盪穢,知嗜好之別酸鹹;洵宜騰茂蜚英,信詩書之為麴糵。”

至味

最美好的滋味;最美味的食品。《呂氏春秋·本味》:“ 湯 得 伊尹 ,祓之於廟,爝以爟火,釁以犧猳。明日設朝而見之,説 湯 以至味。” 高誘 註:“為 湯 説美味。”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義法》:“雖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 明 方孝孺 《王溫子栗字說》:“飲食資乎水火,而飲食非水火也。鹹酸本乎鹽梅,而至味非鹽梅也。”

超絕

(1).超越,遠遠勝過。《六韜·武騎士》:“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壯健捷疾,超絶倫等……名曰武騎之士。”《陳書·周迪傳》:“富貴隆赫,超絶功臣。”《法苑珠林》卷四八:“身體殊異,超絶餘人。” 清 劉大櫆 《贈張清少序》:“ 清少 年二十,作為歌詩,洒然超絶於尋常人。”

(2).超群絕倫;出眾。 三國 魏 曹丕 《彈棋賦》:“惟彈棊之嘉巧,邈超絶其無儔。”《舊唐書·薛登傳》:“武藝超絶,文鋒挺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二戴》:“ 戴本孝 ,字 務旃 , 和州 人,詩畫皆超絶。”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七:“沒有平凡,顯不出超絕。”

玉糝

即玉糝羹。 宋 楊萬里 《白魚羹戲題》詩:“ 東坡 玉糝真窮相,得似先生此味珍。” 明 張煌言 《中秋同賓從小飲步朱夏夫韻》:“行廚玉糝無兼味,促席金莖更一甌。” 駱鵬 《寄懷師農》詩:“閒與細君商食政,為留玉糝待 東坡 。”參見“ 玉糝羹 ”。

鮮肥

(1).魚肉類美味肴饌。 唐 韋應物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詩:“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明 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魯迅 《彷徨·傷逝》:“油雞們也逐漸成為肴饌,我們和 阿隨 都享用了十多日的鮮肥。”

(2).謂魚兒活潑肥壯。 宋 梅堯臣 《邵考功遺鮆魚及鮆醬》詩:“已見楊花撲撲飛,鮆魚江上正鮮肥。” 清 黃叔璥 《台海使槎錄·物產》:“魚二種,志所未録。一曰新婦啼,狀本鮮肥,熟則拳縮,意取新婦踧踖也。” 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發發綠》:“ 鴨緑江 有魚,極鮮肥,形似縮項鯿,滿語名曰發發緑。”

惡欲

* 的欲望。

腥膻

腥而膻的味道

道氣

(1).僧道修行的功夫。 唐 白居易 《予與故刑部李侍郎早結道友》詩:“從哭 李 來傷道氣,自亡 元 後減詩情。” 宋 惠洪 《食菜羹示何道士》詩:“鮮肥增惡欲,腥膻耗道氣。”《西遊補》第一回:“ 行者 暗笑道:‘老和尚平日有些道氣,再不如此昏倦。’”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二三:“你的道氣不淺,盼你別把自己耽誤了。”

(2).超凡脫俗的氣質。 南朝 陳 徐陵 《天台山館徐則法師碑》:“法師蕭然道氣,卓矣僊才。” 唐 杜甫 《過南鄰朱山人水亭》詩:“看君多道氣,從此數追隨。”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鸚鵡事相同》:“ 武后 所放鸚鵡有道氣, 高宗 所放鸚鵡有義氣。” 清 吳偉業 《送周子俶往河南學者幕》詩之二:“文字真詮近,鬚眉道氣濃。”

攝氣運息。古代的一種養生術。《西王母傳》:“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化生萬物。”

畢生

一生;終生

他畢生為科學事業奮鬥

自可

(1).本來可以;自然可以。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太丘 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宋 葉適 《寄呂巽伯換酒亭》詩:“ 瑯琊 初址未完牢,猶倚虛名用我曹。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2).猶自許。 唐 韓愈 《許國公神道碑銘》:“為人魁偉沉塞,以武勇游仕 許 汴 之間,寡言自可,不與人交,眾推以為鉅人長者。”

儋耳

(1).一種古代西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雕鏤其頰,皮連耳廓,分為數支,下垂至肩,作為妝飾。《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帥自謂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則至肩而已。” 唐 張說 《宋公遺愛碑頌》:“雖有文身鑿齒,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館水,種落異俗而化齊,言語不通而心喻矣。”參閱《後漢書·明帝紀》 李賢 注。

(2).古代北方國名。《山海經·大荒北經》:“有 儋耳 之國, 任 姓, 禺號 子,食穀。”

(3).古代南方國名。又名 離耳 。 漢 元鼎 六年內屬,稱 儋耳郡 。在今 海南島 儋縣 。《史記·貨殖列傳》:“ 九疑 蒼梧 以南至 儋耳 者,與 江 南大同俗,而 楊 越 多焉。”《文選·左思<吳都賦>》:“ 儋耳 黑齒 之酋, 金鄰 象郡 之渠。” 劉逵 註:“ 儋耳 人鏤其耳匡。” 唐 沉佺期 《初達驩州》詩:“水行 儋耳 國,陸行 雕題 藪。” 宋 蘇軾 《桄榔庵銘》:“ 東坡居士 ,謫於 儋耳 。” 清 管掄 《蠻中作》詩:“從來聖世要荒外, 儋耳 龍場 自有人。”《說文·耳部》“聸,垂耳也。從耳詹聲。南方有 聸耳國 ” 清 段玉裁 註:“古祇作‘耽’,一變為 聸耳 ,再變則為 儋耳 矣。”

詩詞推薦

食菜羹示何道士原文_食菜羹示何道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