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董邦達溪山清曉圖》
全文:
天澹雲閒今古情,新圖即景益分明。
爽澄蘭沼波吹細,風度松林籟泛輕。
白帝精神昨夜入,虛堂颯沓此時生。
四家六法何須論,領略當前妙趣呈。
參考注釋
六法
(1).謂規、矩、權、衡、準、繩。 北齊 劉晝 《新論·適才》:“規、矩、權、衡、準、繩,六法殊形,而各有任。”
(2). 南朝 齊 謝赫 《古畫品錄》謂繪畫有六法: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移模寫。見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六法》。後以為 中國 繪畫的總法則和代稱。 清 姚鼐 《題句容學博馮墨香小照》詩:“君實精六法,自摹山水樂。” 林紓 《跋戴文節遺墨》:“ 文節 之精於六法,未必不有所授。” 郁達夫 《為靄民先生題經公頤淵畫松》詩之二:“六法通靈力有餘,暮年點筆勢凌虛。”
(3).佛教謂六法戒。其說不一,撮其要者有:(1)謂染心相觸,盜人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2)謂不淫,不盜,不殺,不虛誑語,不飲酒,不非時食;(3)謂不尊敬佛,為尊敬法,不尊敬僧,不尊敬戒,不尊敬定,不尊敬諸善知識。
(4).佛教稱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為“六法”。 宋 沉遘 《章獻皇太后忌日齋文》:“伏願往憑六法,超脫五門。”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領略
欣賞;曉悟
領略江蘇風味
領略一會雪景
從所有這些觀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他們卓越的思想
當前
目前;現在
人的職責就在於完成當前的任務
妙趣
(1).精微的旨趣。 漢 劉向 《列仙傳·關令尹贊》:“俱濟流沙,同歸妙趣。”《雲笈七籤》卷九:“微旨幽邃,妙趣難詳。”
(2).美妙的情趣。 南朝 梁 沉約 《七賢論》:“故於野澤銜杯舉樽之致,寰中妙趣,固冥然不覩矣。” 清 鈕琇 《觚賸·首尾限字型》:“詩審博,惟博故冥搜廣引,妙趣紛披。” 蔣光慈 《鴨綠江上》:“這森林真是一個欣賞自然妙趣的所在啊!”
乾隆名句,董邦達溪山清曉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