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石寶的《書秋》
全文:
炎駕煽中宇,海沸魚龍赬。
梧井葉倏墜,錚然檐騎鳴。
白露晃丹葉,明河瀉長楹。
坐見螢火流,涼思驟能生。
平生不習暑,況茲多病嬰。
濯手理黃卷,前除淒以清。
微颸度脩竹,木杪下秋聲。
不待張朱弦,兩耳已開明。
俯拾青莓苔,宿靄自盈盈。
移枕頹檐下,簪紱欲忘情。
參考注釋
中宇
(1).天宇,天空。《楚辭·王褒<九懷·陶壅>》:“觀中宇兮浩浩,紛翼翼兮上躋。” 王逸 註:“大哉天下,難偏照也。盛氣振迅,陞天衢也。”
(2).堂屋。《楚辭·劉向<九嘆·憂苦>》:“潛 周 鼎於 江 淮 兮,爨土鬵於中宇。” 王逸 註:“言乃藏九鼎於 江 淮 之中,反炊土釜於堂宇之上。”《文選·潘岳<在懷縣作>詩》:“揮汗辭中宇,登城臨清池。” 呂向 註:“宇,屋也,言出中屋。”
(3).中土,中原。《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將徙縣中宇,張樂 岱 郊。” 呂延濟 註:“縣,都也。中宇,中國也。”《南齊書·樂志》:“履艮宅中宇,司繩總四方。”
魚龍
(1).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周禮·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 鄭玄 註:“魚龍之屬。”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贄 《環陽樓晚眺得碁字》詩:“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飢。” 清 吳偉業 《黃河》詩:“白浪日崔嵬,魚龍亦壯哉。”
(2).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亦為該項百戲雜耍名。《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牴之戲以觀視之。” 顏師古 註:“魚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於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潄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於庭,炫燿日光。” 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百戲騁魚龍,千門壯宮殿。” 宋 蘇軾 《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魚龍絶伎來千里,斑白遺民數四朝。”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我還得經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動物名。外形像魚,生於海洋。四肢槳狀,適於游泳。眼大。嘴長,牙齒尖銳,肉食。卵胎生。於侏羅紀最繁盛。
石寶名句,書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