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戴奎的《發澄江述事言懷》
全文:
憶昔歸隱東海頭,矢心不逐群兒游。
結屋空山臥深雪,篝燈永夜吟清秋。
如此棲遲踰半紀,自甘疏糲餘無求。
長竿或從嚴瀨釣,短筆肯效班生投。
海國紛紛擅豪右,五花驄馬千金裘。
一朝城邑化焦土,肉食竟為何人謀。
榮悴由來易反手,諸君尚喜能包羞。
州司惜無涇渭辨,遷逐乃欲窮岩幽。
謇予貧病亦在遣,矯首抗訴嗟何由。
陶令徒知解印早,鍾儀奈作南冠囚。
呼天呼人兩無及,反躬祗益思愆尤。
唐君新作吾州守,溫詞直欲紓人憂。
為言今日百政舉,詔書每為徵賢優。
築台行從郭隗始,借箸欲藉張良籌。
楩楠匠石安肯棄,參苓藥籠終俱收。
浮梁側畔艤船待,奮志好去無夷猶。
聞言錯愕惟掉首,智愚今古寧同流。
吞聲不發出城去,澄江萬頃寒悠悠。
緇塵上衣日黤黮,飛雨灑面風颼颼。
回頭卻語二三子,故林為愛藏書樓。
趨朝乞身幸見許,便擬散發歸丹丘。
參考注釋
州司
猶州官。 晉 李密 《陳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宋 蘇軾 《論高麗第一狀》:“臣欲於此僧狀後判云:‘州司不奉朝旨,本國又無來文,難議投進。執狀歸國。照會。’”
涇渭
(1).指 涇水 和 渭水 。《詩·邶風·谷風》“ 涇 以 渭 濁,湜湜其沚” 毛 傳:“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 甘泉 、 谷口 ,南帶 涇 渭 。” 三國 魏 曹植 《贈丁儀王粲》詩:“山岑高無極, 涇 渭 揚濁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若擇源於 涇 渭 之流,按轡於邪正之路,亦可以馭文采矣。” 唐 杜甫 《驄馬行》:“晝洗須騰 涇 渭 深,夕趨可刷 幽 並 夜。”
(2).古人謂 涇 濁 渭 清(實為 涇 清 渭 濁),因常用“涇渭”喻人品的優劣清濁,事物的真偽是非。《晉書·外戚傳·王濛》:“夫軍國殊用,文武異容,豈可令 涇 渭 混流,虧清穆之風。” 唐 劉知幾 《史通·采撰》:“況古今路阻,視聽壤隔,而談者或以前為後,或以有為無。 涇 渭 一亂,莫之能辨。”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胸中自有 涇 渭 ,皮里自具《春秋》。”《新華月報》1980年第9期:“他是非分明,有 涇 渭 。”
遷逐
貶斥放逐。《史記·淮陰侯列傳》:“諸侯之見 項王 遷逐 義帝 置 江 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唐 司空曙 《聞春雷》詩:“自憐遷逐者,猶滯蟄藏餘。” 唐 韓愈 《別知賦》:“歲癸未而遷逐,侶蟲蛇於海陬。”
窮岩
高峻的山崖。《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葺宇窮巖,採芝幽澗。” 明 高啟 《煮石山房記》:“方士居窮巖絶谷之中,禁斥甘腴,啖粗糲之物,卒歲而不厭,亦難能之士哉!”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每於霜清木老時,騎驢而往,窮巖絶岫,數百裡間,無不周覽。”
戴奎名句,發澄江述事言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