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許景衡的《再次江左司韻四絕句·其一》
全文:
平生學道竟何知,不覺垂垂兩鬢絲。
六義賴公多比興,一言猶足慰朝飢。
參考注釋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學道
(1).學習道藝,即學習儒家學說,如仁義禮樂之類。《論語·陽貨》:“君子學道則愛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無財者謂之貧,學道不能行者謂之病。若 憲 ,貧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觀四年作詩寄任因命舍弟同賦》:“學道一生凡幾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順之 《萬思節以集中無名作詩見貽》之一:“學道頻年慕屢空,支離猶墮語言中。”
(2).學習道行。指學仙或學佛。《漢書·張良傳》:“廼學道,欲輕舉。” 顏師古 註:“道謂仙道。” 宋 蘇軾 《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皇天遣出家,臨老乃學道。”《西湖佳話·葛嶺仙跡》:“從 左慈 學道,得九丹金液仙經。” 魯迅 《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然而出來的題目就因此常常是難題,仍如飛劍一樣,非上 武當山 尋師學道之後,決計沒法辦。”
(3).即學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 廣東 學道。” 清 蒲松齡 《禳妒咒·入泮》:“酒色養的那脾胃嬌,那厭氣時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學道瞎,真是瞎學道。”《醒世姻緣傳》第十二回:“據了他的學識,與他個學道,綽綽然做得過去,卻不肯把學道與他,偏與他個巡道。”參見“ 學政 ”。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漸漸
垂垂老矣
鬢絲
亦作“鬂絲”。鬢髮。 唐 李商隱 《贈司勛杜十三員外》詩:“心鐵已從乾鏌利,鬢絲休嘆雪霜垂。” 明 李標 《寄懷無塵上人》詩:“蒲柳先衰感鬢絲,孤蹤不定益淒其。” 清 陶窳 《冬草》詩:“世態看蓬轉,孤心感髩絲。” 清 徐曼仙 《漫成》詩:“白到鬂絲羞鏡影,紅多血淚浣衣塵。” 戴望舒 《霜花》詩:“我靜觀我鬢絲的零落,於是我迎來你所裝點之秋。”
許景衡名句,再次江左司韻四絕句·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平生學道竟何知,不覺垂垂兩鬢絲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