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次韻超然送照上人歸東吳》
全文:
蕭寺霜晴日初吐,曦光煙翠橫深塢。
經行遲立望吳山,氣勢飛翔爭入楚。
山中有客冰雪姿,十年不聽吳邦鼓。
忽然曳杖出山去,安禪後夜知何處。
石龕看月莫降龍,栗林暮過應沖虎。
此生聚散等浮雲,可憐俯仰成今古。
吳江一色成琉璃,有寺正臨江上住。
他年法眼照人天,贈詩記取南州祖。
參考注釋
石龕
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石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從此南入谷七里,又屆一祠,謂之‘石養父母’,石龕木主存焉。” 南朝 梁簡文帝 《為人造丈八夾紵金薄像疏》:“明鏡石龕,獨徘徊於留影。” 唐 戴叔倫 《游少陵寺》詩:“石龕苔蘚積,香徑白雲深。”《宋史·外國傳六·高昌》:“次歷 阿墩族 ,經 馬騣山 望鄉嶺 ,嶺上石龕有 李陵 題字處。”
降龍
古代服飾及旗幟上所繡繪的下降之龍的圖案。《儀禮·覲禮》:“天子乘龍,載大斾,象日月,升龍降龍。” 宋 曾鞏 《降龍》詩:“降龍左右施襟裾,兩廊夾廟深渠渠。”《詩·豳風·九罭》“袞衣綉裳” 宋 朱熹 集傳:“天子之龍,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龍,而無升龍。”
謂以佛法降伏神龍。 唐 靈一 《宿天柱觀》詩:“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龍。” 元 薛玄曦 《送朱本初之玉階堂》詩:“慎勿挽弓思射鹿,祇須鑄鐵學降龍。” 陳毅 《悼羅炳輝將軍》詩:“自有擎天手,伏虎復降龍。”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石油頭》:“尖刀班,突擊隊,從兩個方向,猛撲鑽台。一個伏虎。一個降龍。帶上管線,壓上井口。”參見“ 降龍伏虎 ”。
釋德洪名句,次韻超然送照上人歸東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