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朱信可源清樓詩卷原文
清泉出高源,源高流更長。
君子貴以德,厥裔保其昌。
矚彼山中人,幽居自徜徉。
搆樓瞰流水,嵐藹郁蒼蒼。
讀書坐北牖,觀稼涉南塘。
儒冠導龐俗,農服無華裝。
牛羊散壟畝,機杼鳴村莊。
武陵跡遐遠,挹秀繼其芳。
感茲髮長慨,寫之詠歌章。
詩詞問答
問:樂平朱信可源清樓詩卷的作者是誰?答:葉蘭
問:樂平朱信可源清樓詩卷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陽韻 出處:鄱陽五家集卷十
參考注釋
清泉
清冽的泉水
高流
(1).指才識出眾的人物。《三國志·魏志·王粲傅嘏等傳論》“ 傅嘏 用才達顯雲”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臣 松之 以為 傅嘏 識量名輩,寔當時高流。” 宋 陸游 《舟中大醉偶賦長句》:“過 江 何敢號高流,偶與俗人風馬牛。”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四節:“故或為一姓創立基業焉,或為一姓擁護私產焉,或為一姓光復舊物焉。數千年豪傑,不出此三途矣……自餘並時諸勛臣,除濫冒驕蹇粗悍者不計外,所稱高流者,其性質亦不出於此三途矣。”
(2).指高門望族。《宋書·江智淵傳》:“ 元嘉 末,除尚書庫部郎。時高流官序,不為臺郎, 智淵 門孤援寡,獨有此選,意甚不説,固辭不肯拜。”
(3).指上乘的作品。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然託喻清遠,良有鑒裁,亦未失高流矣。” 宋 陸游 《楊庭秀寄<南海集>》詩之一:“夜讀 楊卿 《南海》句,始知天下有高流。”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中人
(1) 在兩方之間調解、做見證或介紹買賣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監織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漢· 賈誼《過秦論》
幽居
(1) 隱居,很少與外界往來(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寧靜的住所
徜徉
(1).猶徘徊。盤旋往返。《淮南子·人間訓》:“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間。”徜徉,一本作“ 析惕 ”。
(2).猶彷徨。心神不寧貌。《文選·張衡<思玄賦>》:“會 帝軒 之未歸兮,悵徜徉而延佇。”舊註:“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後漢書·張衡傳》作“相佯”。
(3).安閒自得貌。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 盤 兮,終吾生以徜徉。” 宋 陳亮 《何少嘉墓志銘》:“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時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養疾。” 明 張羽 《秋日苕溪·道中》詩:“閒行無物役,洄沿自徜徉。”
流水
(1) 流動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銷售額
流水收入
(3) 立即;趕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說
藹郁
盛貌。 唐 韓愈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神道碑銘》:“讀書著文,其譽藹鬱。”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明皇夢遊廣寒宮》:“下視玉城崔峩,但聞清香藹鬱。” 明 張居正 《再辭恩命疏》:“仰惟聖眷優崇,宸綸藹鬱,敢不祗若。”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北牖
(1).在北牆上開窗戶。《禮記·郊特牲》:“薄社北牖,使陰明也。”
(2).指朝北的窗。 唐 王棨 《涼風至賦》:“北牖閒眠,西園夜宴。”《論語·鄉黨》“疾,君視之,東首” 宋 邢昺 疏:“病者常居北牖下。”
觀稼
觀看莊稼。《周禮·地官·司稼》:“巡野觀稼,以年之上下出斂灋。” 唐 羅隱 《暇日有寄姑蘇曹使君兼呈張郎中郡中賓僚》詩:“湖邊觀稼雨迎馬,城外犒軍風滿旗。”《宋史·禮志十六》:“五月二日,﹝ 太宗 ﹞出 南薰門 觀稼,召從官列坐田中,令民刈麥,鹹賜以錢帛。”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乾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
無華
沒有華美的色彩
樸實無華
壟畝
亦作“壠畝”。1.田畝;田野。《戰國策·齊策三》:“使 曹沫 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鎒,與農夫居壠畝之中,則不若農夫。”《南史·隱逸傳上·宗彧之》:“我布衣草萊之人,少長壟畝,何宜枉軒冕之客。”《舊唐書·王方慶傳》:“奈何列騎齊驅,交橫壟畝,野有遊客,巷無居人。”《金史·食貨志五》:“且用功多而所種少,復恐廢壠畝之田功也。”
(2).猶阡陌。《東周列國志》第五七回:“ 國佐 勃然發怒曰:‘元帥差矣!……至於壟畝縱橫,皆順其地勢之自然,若惟 晉 改易,與失國何異?’”
(3).猶耕作。 晉 陶潛 《勸農》詩:“相彼賢達,猶勤壟畝,矧伊眾庶,曳裾拱手!” 宋 黃庭堅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小心學忠孝,鄙事能壠畝。”
機杼
指織布機。杼,織布梭子
成於機杼。——《後漢書·列女傳》
不聞機杼聲。——《樂府詩集·木蘭詩》
村莊
農民聚居的地區
遐遠
(1).遼遠;遙遠。亦指遙遠的地方。《漢書·循吏傳·龔遂》:“海瀕遐遠,不霑聖化。” 晉 張華 《情詩》:“佳人處遐遠,蘭室無容光。” 唐 韋應物 《對韓少尹所贈硯有懷》詩:“故人謫遐遠,留硯寵斯文。” 宋 范仲淹 《睦州謝上表》:“惟賴高明之鑑,不投遐遠之方。”
(2).久長;久遠。《漢書·劉歆傳》:“ 漢 興,去聖帝明王遐遠, 仲尼 之道又絶,法度無所因襲。” 唐 無名氏 《玉泉子》:“ 總 ( 馬總 )既寤,大喜其壽之遐遠。” 吳越 錢鏐 《投龍文》:“壽齡遐遠,眼目光明。”
(3).高深莫測;渺茫。 三國 魏 嵇康 《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夫神祇遐遠,吉凶難明。”
(4).深遠;幽深。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序:“昔 阮籍 《詠懷》, 淵明 《飲酒》,寄情遐遠,詞旨超邁。”
歌章
歌曲。音樂一曲為一章,故稱。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董逃歌》, 後漢 游童所作也。 後漢 有 董卓 作亂,率以逃亡,後人習之,以為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