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夜若能沽美酒,詩僧應不問歸鞍

畢仲游戲留僧圓益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畢仲游的《戲留僧圓益》

全文:
城頭雲景曉漫漫,未雪先驚特地寒。
明夜若能沽美酒,詩僧應不問歸鞍

畢仲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明夜

(1).白天和黑夜。《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 晉王 遣 李嗣恩 不分明夜,奔入 晉陽 城治兵備御。”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正歡娛有甚進退,且談笑不分明夜。”

(2).夜猶未明,後半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越越的哭得燈兒滅,慚愧啞、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風半窗月。”

沽美酒

曲牌名。屬北曲雙調。字數定格據《九宮大成譜》,正格是五、五、七、四、六(五句)。一般用在雙調《太平令》曲牌之前。兩曲連用,或作為小令,或用在雙調套曲內。

詩僧

能作詩的僧人。 唐 皎然 《答權從事德輿書》:“ 靈澈上人 ,足下素識,具文章,挺瓌奇,自 齊 梁 已來詩僧未見其偶。” 明 葉子奇 《草木子·談藪》:“ 賈似道 當國時,一日退居湖山,有一 蜀 僧徘徊於其側。問之曰:‘你為何僧?’對曰:‘某,詩僧也。’” 蘇曼殊 《有懷》詩之二:“多謝 劉三 問訊息,尚留微命作詩僧。”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二章:“ 齊己 和 貫休 齊名,是 五代 的兩個大詩僧。”

不問

(1).不慰問。《周禮·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積,不問壹勞。”

(2).不過問;不詢問。《史記·陳丞相世家》:“ 漢王 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 陳平 ,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唐 李商隱 《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夕,不問蒼生問鬼神。” 宋 曾鞏 《兜率院記》:“至於浮屠人雖費如此,皆置不問,反傾府空藏而棄與之。” 夏衍 《不愁沒有工作》:“但是 上海 就是這樣的可以放置不問了嗎?”

(3).不管;無論。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耕田》:“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溼得所為佳。”《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變文》:“雀兒出來,不問好惡,拔拳即搓。”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三折:“不問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來你客店裡,你便來叫我。”

(4).不依法處分;不追究刑事責任。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朕即赦 元濟 不問,迴軍討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武弁殺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禍,何以置 興 不問? 興 尋病,得伏枕死。” 毛澤*東 《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實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即首惡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不可偏廢。”

歸鞍

猶歸騎。回家所乘的馬。 唐 張說 《東都酺宴》詩之三:“ 洛 橋將舉燭,醉舞拂歸鞍。” 宋 歐陽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詩:“午漏聲初轉,歸鞍路偶同。” 宋 姜夔 《一萼紅》詞:“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畢仲游名句,戲留僧圓益名句

詩詞推薦

明夜若能沽美酒,詩僧應不問歸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