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邊海惡,土語過江生

李寄蕭山縣雨望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寄的《蕭山縣雨望》

全文:
信宿蕭山縣,初諳越地情。
面容邊海惡,土語過江生
小艇穿罾過,馴牛放鼻行。
望邊添雨景,蓑笠餉春耕。

李寄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面容

容貌;面貌或外觀

面容消瘦

邊海

(1).靠海,臨海。《南齊書·劉善明傳》:“郡境邊海,無樹木。”《南史·蕭勱傳》:“ 廣州 邊海,舊饒,外國舶至,多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過三數。”

(2).近陸地的海。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廉州 邊海中有洲島,島上有大池。”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四:“豈復欲觀神仙於 瀛洲 ,求 安期 於邊海,釋金輅而顧雲輿,棄文驥而求飛龍哉?”

(3).海邊。 唐 武元衡 《送嚴紳游蘭溪》詩:“ 剡嶺 窮邊海,君游別嶺西。” 唐 張喬 《望巫山》詩:“邊海故園荒後賣,入關玄髮夜來衰。”

(4).指我國西北靠近 青海湖 地方。《後漢書·西羌傳·羌無弋爰劍》:“至 王莽 輔政,欲燿威德,以懷遠為名,乃令譯諷旨諸 羌 ,使共獻 西海 之地,初開以為郡,築五縣,邊海亭燧相望焉。”

(5).邊遠。 三國 魏 曹植 《泰山樑甫行》:“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黃節 註:“《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疏引 孫炎 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禮義也。《荀子·王制篇》 楊倞 注曰:海謂荒晦絶遠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則此詩言邊海,謂邊遠耳。” 明 馮夢龍 《風流夢·二友言懷》:“先祖 柳州公 ,與你家 昌黎公 ,俱是飽學才子,卻也時運不利,一箇貶在 潮陽 ,一箇貶在 柳州 ,都是邊海煙瘴地方。”

土語

小地區方言

語言只有…不再是土語的時候,它的形式才會變得固定起來

過江

(1).過 長江 。特指 西晉 和 北宋 王室東渡事。《晉書·王導傳》:“過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飲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過 江 初,拜官,輿飾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自過 江 來,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終不如意。”

(2).指代 東晉 。 清 沉德潛 《<古詩源>例言》:“ 越石 景純 ,聯鑣接軫;過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讀史雜感》詩之一:“過 江 名義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孫。”

李寄名句,蕭山縣雨望名句

詩詞推薦

  • 書古寺僧房

    齊己唐代〕綠樹深深處,長明焰焰燈。春時游寺客,花落閉門僧。萬法心中寂,孤泉石上澄。勞生莫相問,喧默不相應。
    面容邊海惡,土語過江生 詩詞名句
  • 上駟(院名司御馬)

    乾隆清代〕上駟有執司,殷勤調御馬。卿郎分等級,僕役亦弗寡。天閒數甚多,本自殊高下。御馬為最高,尊上禮固也。愛之
  • 萬蝶花

    蘇轍宋代〕誰唱殘春蝶戀花,一團粉翅壓枝斜。美人慾向釵頭插,又恐驚飛鬢似鴉。
    面容邊海惡,土語過江生 詩詞名句
  • 紹興祀皇地祗十五首

    佚名宋代〕[太簇為角]蓐事方丘,舊典時式。至誠感神,聲非黍稷。肸鄉來臨,鑒茲明德。永錫坤珍,時萬時億。
  • 胡銓宋代〕儋耳道中還可樂,東坡安用嘆途窮。
  • 集句·其二十一

    聞人祥正宋代〕東華金闕萬重開,何處聞燈不看來。行幸未停歌未發,君王又進紫霞杯。
  • 朱叔清小樓謁名並詩

    陳藻宋代〕望舒雖是月,借作此樓名。收爾萬家地,歸吾雙眼明。規模成巧小,景物散縱橫。人若無高見,虛空柱謾擎。
    面容邊海惡,土語過江生 詩詞名句
  • 玉京軒

    黃庭堅宋代〕蒼山其下白玉京,五城十二樓,郁儀結鄰常杲杲。紫雲黃霧鏁玄關,雷驅不祥電揮掃。上有千年來歸之白鶴,下有
  • 題童宰盤隱

    張煒宋代〕才了花陰入要塗,暫時歸去友樵漁。遠山數筆意不盡,流水一泓清有餘。我輩愛吟懷退步,誰人得計肯閒居。古梅
    面容邊海惡,土語過江生 詩詞名句
  • 相和歌辭。猛虎行

    齊己唐代〕磨爾牙,錯爾爪,狐莫威,兔莫狡。飲來吞噬取腸飽,橫行不怕日月明,皇天產爾為生獰。前村半夜聞吼聲,何人
    面容邊海惡,土語過江生 詩詞名句
面容邊海惡,土語過江生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