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德豐的《送杜守白北上》
全文:
武陵溪漲如雷嗔,武陵花開繡錦茵。
我欲攜家傍松竹,君翻束帶趨風塵。
風塵澒洞蔽赤日,鬼蜮魍魎爭趁人。
小吏善獲上官意,美曹佳職須金銀。
眼中虎冠擁旌節,流毒溟漲過暴秦。
但得輦輪奉山嶽,遷擢迅邁通鬼神。
咄嗟世塗盡若爾,君行欲往將誰因。
方今宰相嗤平津,夜光按劍安抱珍。
渭川千畝等萬戶,彭澤五斗輕秋旻。
況植君家百年德,諸甥玉立高嶙峋。
有兒如此蚤富貴,何必京洛追華輪。
茶鐺風雨沸新綠,糟床滴瀝傾餘春。
願君小試便拂衣,碧溪短棹釣纖鱗。
參考注釋
眼中
猶言心目中。 宋 蘇軾 《予以事繫御史台獄遺子由》詩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虎冠
謂虎而戴冠。喻指兇惡殘*暴之人。《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齊王 母家 駟鈞 ,惡戾,虎而冠者也。”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言 鈞 惡戾,如虎而箸冠。”《後漢書·酷吏傳序》:“致 溫舒 有虎冠之吏, 延年 受屠伯之名,豈虛也哉!” 明 高啟 《南宮生傳》:“恃武橫甚,數毆辱士類,號‘虎冠’。”
指武士所戴的冠。 唐 李賀 《榮華樂》詩:“峨峨虎冠上切雲,竦劍晨趨凌紫氛。”
旌節
(1).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為憑信。《周禮·地官·掌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 鄭玄 註:“旌節,今使者所擁節是也。” 孫詒讓 正義:“《後漢書·光武紀》 李 注云:‘節,所以為信也。以竹為之,柄長八尺,以旄牛尾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為旌。’旌節,蓋即以竹為橦,又析羽綴橦以為節。其異於九旗者,無縿斿也。 漢 節即放古旌節為之,故 鄭 舉以相況。” 唐 楊炯 《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車,掌行人之旌節。”
(2).藉以泛指信符。 蕭三 《送毛主席飛重慶》詩:“和平、民主、團結,三者都不能一缺--這就是人民付託給 毛主席 的旌節。”
(3).旌與節。 唐 制,節度使賜雙旌雙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樹六纛。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詩:“旌節羅廣庭,戈鋌凜秋霜。”《舊唐書·崔寧傳》:“先時, 張獻誠 與 旰 戰, 獻誠 屢敗,旌節皆為 旰 所奪。” 宋 岳珂 《愧郯錄·旌節》:“旌節之制,命大將帥及遣使於四方,則請而假之。旌以專賞,節以專殺…… 唐 天寳 中置。節度使受命日賜之,得以專制軍事。行即建節,府樹六纛。”亦借指節度使。 唐 杜甫 《奉待嚴大夫》詩:“常怪偏裨終日待,不知旌節隔年迴。”
(4).指軍權。 宋 樂史 《廣卓異記·出入六十年富貴》:“十擁旌節,兩登相位,三掌邦計,再領鹽鐵。”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明相國》:“公於 乾隆 丙子、丁丑間即從征 西域 ,久擁旌節。”
流毒
流傳的毒害
肅清流毒
溟漲
(1). 溟海 與 漲海 。《文選·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 溟 漲 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李周翰 註:“ 溟 漲 ,皆海也。”
(2).泛指大海。 唐 司空圖 《注愍征賦後述》:“亦猶虎之餌毒,蛟之飲鏃,其作也,雖震邱林,鼓 溟漲 ,不能快其咆怒之氣。” 宋 司馬光 《和吳沖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題名見寄並寄邵不疑》:“因思 甌 閩 遠,南走侵 溟漲 。”
李德豐名句,送杜守白北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