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士與頑民,周師異誅賞
陳獨秀 《感懷二十首》名句出處
出自近現代陳獨秀的《感懷二十首》
全文:
鯀死於羽邱,乃因竊息壤。
義士與頑民,周師異誅賞。
聖賢秉至公,曲直應無枉。
人心無是非,是非徒自網。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義士
(1) 具有高尚的道德原則或有節操、情操的或有武士風度的人
嗟乎義士。——《漢書·李廣蘇建傳》
(2) 支持正義、維護正義的人,支持公正的人
(3) 有正義感的人,行為正當的或公正的人;有操行、明辨是非的人
頑民
(1).本指 殷 代遺民中堅決不服從 周 朝統治的人。《書·畢命》:“毖 殷 頑民,遷於 洛邑 ,密邇王室,式化厥訓。” 孔 傳:“惟 殷 頑民,恐其叛亂,故徙於 洛邑 ,密近王室,用化其教。”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十:“‘ 武王 克 商 ,遷九鼎於 洛邑 ,義土猶或非之。’義士即《多士》所謂‘遷 殷 頑民’者也。由 周 而言,則為頑民;由 商 而論,則為義士矣。”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編第一章第二節:“ 殷 人被征服了以後事實上是作了奴隸,他們算是受盡了輕視和虐待的, 周 室的人稱他們為‘蠢 殷 ’,稱他們為‘頑民’,一直到 春秋 戰國 的時候都還把他們的後人當蠢人看待。”後泛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朝的人。 宋 歐陽修 《晉祠》詩:“頑民盡遷高壘削,秋草自緑埋空垣。” 清 戴名世 《王學箕傳》:“況 明 統三百年之久,豈可無一義士,四海之大,乃不許有一頑民哉!” 魯迅 《吶喊·頭髮的故事》:“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 洪 楊 又鬧起來了。”
(2).愚妄不化的人。 唐 歐陽詹 《回鸞賦》:“於時厥有頑民,從愚至逆。”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健訟之誤》:“凡謂頑民好訟者,曰‘嚚訟’,曰‘終訟’,可也。”《老殘遊記》第七回:“小盜則隨時隨地無賴之徒,及失業的頑民,胡亂搶劫。”
周師
(1). 周 室的軍隊。《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頽叔 桃子 奉 大叔 以 狄 師伐 周 ,大敗 周 師。”《荀子·議兵》:“ 紂 刳 比干 ,囚 箕子 ,為炮烙刑,殺戮無時,臣下懍然莫必其命。然而 周 師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豈令不嚴,刑不繁也哉!”
(2). 周 王的師傅。《宋書·恩倖傳序》:“屠釣,卑事也;版築,賤役也, 太公 起為 周 師, 傅説 去為 殷 相。”
誅賞
責罰與獎賞。《周禮·天官·大宰》:“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 晉 潘岳 《西征賦》:“昔明王之巡幸,固清道而後往,懼銜橜之或變,峻徒御以誅賞。” 宋 陸游 《上殿札子》:“臣昧死伏望陛下推至平至公之道,自朝廷始,然後下詔戒敕四方,而繼之以誅賞。”
陳獨秀名句,感懷二十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