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毛滂的《登聞鼓詩》
全文:
九重赤塗高如天,四海黔首紛於蝝。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區有意常能宣。
乃知聽卑四聰達,萬里呻笑如郵傳。
朝陽門外登聞鼓,鼓下章飛如急雨。
一聲直墮勾陳中,誰言天門嚴九虎。
江南小吏無技能,鼓間餬口何雲補。
仆飢馬瘦曉徐行,官曹下馬初無營。
解衣小睡須臾散,鼓亦十日無一聲。
疑非官家設鼓意,細頭號乃復知人情。
文昌相公眼如月,坐見萬里分毫髮。
蒼生痛癢吾一身,與汝一家無楚越。
有求徑投家丈人,鼓面蛛塵寄蕭兀。
亦何道業冠皋夔,民得由之初不知。
平生胸中醫國法,盡變黃馘為秀眉。
力進唐虞作元氯,酲醲病酒何勞治。
端知聽訟破癥爾,洞見五藏聊決之。
造化昇平唯一筆,弼成堯舜垂衣日。
墨客詩人慕響來,朱草嘉禾時一出。
登聞終日何所聞,但聽清風頌聲溢。
江南小吏未歸山,乞與居山相似閒。
半飢終未免索米,飽飯亦復勝抱關。
鼓衡有聲吏竊食,愧此無用毛髮斑。
參考注釋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願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黔首
指平民;百姓
以愚黔首。——漢· 賈誼《過秦論上》
毛滂名句,登聞鼓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