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岳行甫的《謝人惠二小漆冠》
全文:
規制新翻出杜郎,最宜閨子夜燒香。
不爭寶髻峨宮樣,自與霓裳配道裝。
細攏翠鬟雲易滿,淺銜牙櫛月難藏。
水衡雙寄非無意,要買楊枝惱孟光。
參考注釋
水衡
(1).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簡稱。 漢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廢。掌皇家 上林苑 ,兼管稅收、鑄錢。《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諸池苑,故稱水衡。”
(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後漢書·張衡傳》:“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李賢 註:“水衡,官名,主水官也。” 宋 蘇軾 《送王伯敭守虢》詩:“歸來只作水衡卿,我欲攜壺就君飲。” 明 吳本泰 《帝京篇》:“軍需飛檄催,水衡仰屋嘆。” 清 魏源 《畿輔河渠議》:“故曰:與治 黃河 小異而大同,敢以質司水衡之君子。”
(3).水衡錢的簡稱。 清 黃遵憲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肅公祠》詩:“側聞近者議輸幣,乃竭水衡傾銅山。”
(4).方言。指古代關津置於水中的衡木。
(5).井星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乾象·水衡》:“天*皇會通,井為水衡。”
無意
(1) 沒有做某件事的願望
對此無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無意中說出了心裡話
楊枝
(1).楊柳的枝條。舊俗於分別之際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楊枝不耐秋風吹,薄交易結還易離。” 清 王士禛 《楊枝紫雲曲》之一:“名園一樹緑楊枝,眠起東風踠地垂。”
(2).梵語,譯曰齒木。取楊柳等之小枝,將枝頭咬成細條,用以刷牙,故又稱楊枝。 晉 法顯 《佛國記》:“出 沙祇城 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隋書·南蠻傳·真臘》:“每旦澡洗,以楊枝浄齒,讀誦經咒。”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楊枝曲》,故以曲名人。後常用以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 洛 下。” 宋 蘇軾 《朝雲詩》:“不似 楊枝 別 樂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李尚書 雍熙 學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萬種心情消未盡,忍辭駱馬遣 楊枝 ?’”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驚心薄俗太支離,失笑高門半守雌。一紙巵詞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楊枝 。” 郁達夫 《相思樹》詩之三:“我去 蓬萊 覓棗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瑤池 見,記取 楊枝 舞影斜。”
孟光
東漢 隱士 梁鴻 之妻,字 德曜 。夫妻隱居於 霸陵山 中,以耕織為生。後至 吳 。 鴻 為傭工,每食時, 光 必舉案齊眉,以示敬愛。見《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後作為古代賢妻的典型。 宋 司馬光 《送酒與邵堯夫因戲之》詩:“請君呼取 孟光 飲,共插花枝煮藥苗。”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他人行別樣的親,俺根前取次看,更做道 孟光 接了 梁鴻 案。”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辭婚》:“但俺小姐德不下於 孟光 ,狀元才可超於 司馬 ,堪為佳配。” 清 鈕琇 《觚賸·睞娘》:“ 孟光 同隱,未得其人; 弄玉 俱仙,徒為虛語。”
岳行甫名句,謝人惠二小漆冠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水衡雙寄非無意,要買楊枝惱孟光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