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張達的《雜言·其十九》
全文:
貝錦進輕翾,家邦逢酖毒。
觸龍誠成佞,桀惡彌以沃。
傷哉龍逄死,松社走麋鹿。
殷鑑諒匪遙,舉行一何酷。
廉來煽凶禍,大聖遭僇辱。
玉馬忽朝周,誰雲罄忠告。
尚憶都俞音,天風𦕈鳴玉。
參考注釋
凶禍
猶災禍。 漢 王充 《論衡·命義》:“隨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縱情施欲而凶禍到。”《後漢書·獨行傳·譙玄》:“太守乃自齎璽書至 玄 廬,曰:‘君高節已著,朝廷垂意,誠不宜復辭,自招凶禍。’”《宋書·謝晦傳》:“鑒凶禍之無端,察貞亮之有本。”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凡代人為文,皆作彼語,理宜然矣。至於哀傷凶禍之辭,不可輒代。”
大聖
(1).古謂道德最完善、智慧型最超絕、通曉萬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 漢 揚雄 《法言·吾子》:“委大聖而好乎諸子者,惡覩其識道也。” 明 李贄 《題孔子像於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為大聖,吾亦以為大聖。”
(2).稱帝王。《呂氏春秋·君守》:“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史記·秦始皇本紀》:“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著綱紀。”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蓋有所益也。設或無益亦無所害,又何必拒而責之?’大聖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稱佛、菩薩。《法華經·方便品》:“今慧日大聖尊久乃説是法。”《無量壽經》卷上:“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4).謂極有神通。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我女大聖,死經二十三年,猶能與生人交往。”
(5).指小說《西遊記》中的 孫悟空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聖》:“客言大聖靈著,將禱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蓋 齊天大聖 孫悟空 雲。”
僇辱
(1).戮辱,刑辱。僇,通“ 戮 ”。《韓非子·八經》:“僇辱之人近習曰狎賊,其患發忿疑辱之心生。”
(2).侮辱。《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賓客飲者醉,更溺 雎 ,故僇辱以懲後,令無妄言者。” 唐 元稹 《紀懷贈李六戶曹五十韻》:“僇辱徒相困,蒼黃性不能。” 元 揭傒斯 《與蕭維斗書》:“且言之而中,則吾之歸未可期;言而不中,則僇辱所歸。” 李大釗 《列寧不死》:“可見,說出真理者之遭世僇辱,自古已然。”
張達名句,雜言·其十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