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休趁閒行兼不紹。
不紹教君沉惡道。
如今盡枉亂施為。
冥司業鏡分明照。
那么時。
無拗較。
一任磨磨兼碓搗。
況今情緒頓昏沉。
猶不悟無常拋暗號。
詩詞問答
問:《拋暗號·其四·調名本意十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四
參考注釋
閒行
亦作“間行”。亦作“閒行”。1.潛行,微行。《史記·項羽本紀》:“ 審食其 從 太公 、 呂后 閒行,求 漢王 ,反遇 楚 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渠水》:“昔 魏太祖 之背 董卓 也,閒行出 中牟 ,為亭長所録。” 清 侯方域 《任源邃傳》:“﹝ 源邃 ﹞乃斷頭而死。其兄 元祥 間行號哭,求其屍以歸而葬之。”
(2).猶邪行。《國語·周語下》:“神無閒行,民無淫心。” 韋昭 註:“閒行,姦神淫厲之類也。”
亦作“間行”。亦作“閒行”。漫步。 唐 張籍 《與賈島閒遊》詩:“城中車馬應無數,能解閒行有幾人。” 唐 白居易 《魏王堤》詩:“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閒行到日西。” 清 李漁 《蜃中樓·結蜃》:“ 柳生 在海上閒行。”
惡道
(1).不正之道。 漢 劉向 《說苑·君道》:“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
(2).佛教語。指地獄、餓鬼、畜生三道。《壇經·行由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 持世 告假 帝釋 曰:‘我修行日久,悟法分明,不可取你人情,交我再沉惡道。’”《法苑珠林》卷九六:“寧止不行,勿行邪道,身壞命終,墮於惡趣。” 唐 白居易 《畫彌勒上生幀記》:“遍念一切惡趣眾生,願同我身,離苦得樂。” 明 無名氏 《四賢記·構釁》:“ 王氏 女子,雙親早逝,繼亡祖母,恐淪惡趣,仰祈超度上 瑤池 。”
如今
在這些日子裡;現在,當今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生
施為
(1) 指所進行的行動
不得妄自施為
(2) 進行某種行動
不敢施為
冥司
(1).陰間。《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花經變文》:“生前不曾修移,死墮阿毗地獄。永屬冥司,長受苦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章阿端》:“君誠多情,妾當極力。然聞投生有地矣,不知尚在冥司否?”
(2).陰間的長官。 五代 何光遠 《鑒誡錄·鬼傳書》:“其書曰:冥司 趙畚 ,謹以幽昧,致書於守御指揮 靖公 閤下。” 清 袁枚 《新齊諧·唐配滄》:“長媳 郭氏 在 杭 病劇,忽作 司馬公 語云:冥司念我居官清正,勅為 武昌府 城隍。”
業鏡
佛教語。謂諸天與地獄中照攝眾生善惡業的鏡子。《楞嚴經》卷八:“如是故有鑒見照燭,如於日中不能藏影。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明明業鏡忽來照,天網恢恢飛不了。”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惟是種種寃愆,多非自作,冥司業鏡,罪有攸歸。”
明照
明察;詳察。《禮記·經解》:“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少。”《韓非子·奸劫弒臣》:“故身在深宮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內,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 宋 王安石 《上蔣侍郎書》:“然處卦之初,道未章著,上雖明照而未之信,故摧如不進,寬裕以待其時也。”
那么
1. 表示順著上文的意思,引出應有的結果。如:他既然不來了,那么我也回去了。一任
(1).擔任官職期滿為一任。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無官謗,中無所愧於心。”《宋史·孝宗紀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實歷知縣一任,方許關升,著為定式。”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幼習儒業,頗看詩書,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歡歡喜喜,小生今上朝取應去。”
(2).聽憑。 唐 杜甫 《鷗》詩:“雪暗還須浴,風生一任飄。” 仇兆鰲 注引 羅大經 云:“雖風雪凌厲,亦不暇顧。”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飛柳絮;儘著你滿地落風塵。”《兒女英雄傳》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兩家合成一家、一舉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調度,更不過問。”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這種東西,我本無用,她也無用,一任 羅太太 拋入字紙簍去罷!”
磨磨
即饃饃。麵食的一種。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畢羅》:“今北人所謂磨磨,乃麵為之者,南人罕能修治。”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飲食·餅》:“ 唐 小説:宰相有櫻桃饆饠。北人呼為波波,南人謂之磨磨。”
(1).猶圈圈。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出:“蠢金剛不管山門扇,被潑煙花誤闖入珠宮殿,將戒袈裟鉤掛在閒釵釧,百尺竿頭難轉一個磨磨,跌破了本來之面。”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三章:“母親走到 郭祥 身邊,從上到下打量著他,圍著他轉了兩三個磨磨兒,又扳過他的臉湊近看看。”《當代》1981年第2期:“ 盧天章 這可慌了手腳,不知該做點什麼好,在屋裡直打磨磨。”
(2).猶轉動。 克非 《春潮急》三七:“ 李克 說:‘對!不能批判他,要批判就批判我們自己。誰叫我們開始的時候不多磨磨腦筋呢!’”《當代》1981年第2期:“回到家,社員們風言風語,還在我心裡磨磨。”
碓搗
亦作“ 碓擣 ”。迷信傳說地獄中的一種酷刑。把鬼魂放在石臼里用杵舂。 唐 牛僧孺 《玄怪錄·杜子春》:“於是鎔銅、鐵杖、碓搗、磑磨、火坑、鑊湯、刀山、劍林之苦,無不備嘗。”《太平廣記》卷十六引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碓搗”作“碓擣”。《醒世姻緣傳》第六九回:“若是什麼上刀山、下苦海、碓擣、磨研的惡趣,當真就像那亡過的人在那裡受苦一般,哭聲震地,好不悽慘!”
情緒
(1) 情絲, * 的情意
情緒留連
(2) 泛指感情
富於情緒
(3) 心情;心境
醒來時情緒極壞
(4) 情況;端緒
未知情緒
(5) 勁頭
學習的情緒很好
(6) 指不正當或不愉快的情感
鬧情緒
昏沉
(1) 頭腦迷糊,神志不清
患了重感冒覺得頭腦昏沉
(2) 陰暗朦朧
暮色昏沉
不悟
(1).沒有覺察。《史記·張儀列傳》:“ 張儀 曰:‘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吾不及 蘇君 明矣!’”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晉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傳後意,諸名臣亦多獻直言。”
(2).不了解;不理會。《南史·江淹傳》:“不悟明公見眷之重。”《隋書·史祥傳》:“本即述職南蕃,宣條下國,不悟皇鑒曲發,備位少陽。”
(3).不覺悟。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封繼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漁家傲》一闋。”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 清 時,許多 中國 人似並不悟自己之為奴,一嘆。”
無常
(1) 佛語。生滅變化不定
法令亡常。(亡通“無”。)——《漢書·李廣蘇建傳》
反覆無常
(2) 迷信的人指人將死時勾魂的鬼
(3) 婉辭,指人死
一旦無常
暗號
某一社團、學會或一組織成員之間約定的互相致意、問候或相認時所用的語言或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