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欽禪者乞偈》
全文:
三世如來所說,開遮或擒或縱。
一切微塵句偈,只明眾生日用。
譬如一室千燈,其光不雜不共。
無色天女擊鼓,四大部洲頭痛。
一切智智清淨,開合不成痕縫。
欽禪一等行腳,莫聽虜子取奉。
若說有法可傳,但作眼見鼻孔。
參考注釋
一切智
佛教關於智慧的名詞之一,梵語sarvajna的意譯。(1)就廣義言,指無所不知的佛智,與“一切種智”同。《四十二章經》:“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法華經·化城喻品》:“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論》卷二七:“問曰:一切眾生皆求智慧,云何獨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於一切眾生中第一故,獨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對於“一切種智”而言。一切智指對總相(即現象的共性,亦稱空性、真如)的認識,是聲聞、緣覺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論》卷二七:“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
清淨
(1) 心境潔淨,不受外擾
清淨守節
(2) 安定,不紛擾
圖清淨
(3) 清潔純淨
清淨的山,清淨的水
(4) 簡明不繁
清淨簡易
(5) 佛教語。指遠離惡行與煩惱
出家清淨
開合
(1).分合。 晉 木華 《海賦》:“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
(2).開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裡休聒,不當一箇信口開合。” 黃宗英 《美麗的眼睛》:“她什麼也不能吃,氣管雖已接好,嘴部還不能開合,也難以下咽。”
(3).指詩文結構的鋪展、收合等變化。 清 沉德潛 周準 《明詩別裁集·李夢陽》:“七言近體,開合動盪,不拘故方,準之 杜陵 ,幾於具體。” 臧克家 《文不在長》:“ 王安石 的《讀孟嘗君傳》,共九十字,駁成說,立己見,開合有度,層次分明。”
開閤:亦作“ 開閣 ”。 漢 公孫弘 為宰相,“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見《漢書·公孫弘傳》。後以“開閤”指大臣禮賢愛士。 唐 劉禹錫 《答裴令公雪中訝白二十二與諸公不相訪之什》詩:“玉樹瓊樓滿眼新,的知開閤待諸賔。” 唐 邵謁 《論政》詩:“ 孫弘 不開閣, 丙吉 寧問牛。” 宋 曾鞏 《回亳州知府諫議狀》:“伏惟開閣之初,偃藩甚樂。”
邊開邊關。《收穫》1981年第4期:“忽聽得北窗外有聲響,好像滯重的大黑門在開合。”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釋德洪名句,欽禪者乞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