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肩吾於梁時,嘗作宮體謠引,以應和皇子
李賀 《還自會稽歌》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賀的《還自會稽歌》
全文:
庾肩吾於梁時,嘗作宮體謠引,以應和皇子。
及國勢淪敗,肩吾先潛難會稽,後始還家。
仆意其必有遺文,今無得焉,故作還自會稽歌以補其悲。
野粉椒壁黃,濕螢滿梁殿。
台城應教人,秋衾夢銅輦。
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
脈脈辭金魚,羈臣守迍賤。
參考注釋
肩吾
傳說中的神名。《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 肩吾 得之以處 大山 。” 成玄英 疏:“ 肩吾 ,神名也。”《山海經·西山經》“西南四百里曰 崑崙之丘 ,是實惟帝之下都,神 陸吾 司之” 晉 郭璞 註:“即 肩吾 也。” 譚作民 《噩夢》詩:“忽然山崩海裂啟天閽, 黃帝 穆王 相郊迎,隨詔 肩吾 檄九部,木公金母首駢臻。”
宮體
一種描寫宮廷生活的詩體。始於 南朝 梁簡文帝 ,主要作者有 徐摛 、 徐陵 、 庾肩吾 、 庾信 等人。作品內容多寫宮廷生活和男女私情,形式上追求詞藻靡麗,華而不實,時稱宮體。後世因稱艷*情詩為宮體。《梁書·簡文帝紀》:“﹝ 簡文帝 ﹞雅好題詩,其序云:‘餘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然偶傷於輕艷,當時號曰:‘宮體’。”《隋書·經籍志四》:“ 梁簡文 之在東宮,亦好篇什,清辭巧製,止乎衽席之間;雕琢蔓藻,思極閨闈之內。後生好事,遞相放習,朝野紛紛,號為宮體。” 唐 皮日休 《孫發百篇將游天台請詩贈行因以送之》:“ 百篇 宮體喧金屋,一日官銜下玉除。” 清 龔自珍 《後庭宴·用南唐人韻》詞:“蠻箋宮體閒鈔,他日誤卿幽獨。” 采疇 《<謝亦囂詩集>序》:“ 六朝 至 陳 隋 之間,創為宮體,詩教為之一變,率皆浮靡之詞,華而不實,與性情相漓。”
應和
對一種言行表示呼應,附和
同聲應和
皇子
皇上的子嗣
李賀名句,還自會稽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