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昭象的《山中寄崔諫議》
全文:
半生猿鳥共山居,吟月吟風兩鬢疏。
新句未嘗忘教化,上才爭忍不吹噓。
全家欲去干戈後,大國中興禮樂初。
從此升騰休說命,只希公道數封書。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新句
詩文中清新優美的語句。 唐 張籍 《使回留別襄陽李司空》詩:“迴首吟新句,霜雲滿 楚 城。” 宋 王安石 《與郭祥正太博書》之三:“承示新句,但知嘆愧。” 宋 范成大 《次韻溫伯納涼》:“且復喔新句,相嘲 飯顆山 。”
未嘗
(1) ——加在否定詞前面,構成雙重否定;不是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2) 不曾
終夜未嘗合眼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所未嘗行。——《資治通鑑·唐紀》
未嘗識書具。——宋· 王安石《傷仲永》
未嘗有言。——明· 劉基《賣柑者言》
教化
(1) 使能從事,習於或適應家內生活
給受教化的女囚犯以家政教育
(2) 從中指導傳教或做傳教工作
上才
亦作“ 上材 ”。1.上等的才能。《後漢書·列女傳·皇甫規妻》:“ 皇甫氏 文武上才,為 漢 忠臣。”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七謬》:“上材之人,能行人所不能行。”
(2).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 唐 方乾 《越中逢孫百篇》詩:“上才乘酒到 山陰 ,日日成篇字字金。” 元 范梈 《休日出郊》詩:“遷臣逐客皆前輩,幕長郎官盡上才。”
(3).上等的材料。 南朝 齊 謝朓 《高松賦》:“若乃體同器制,質兼上才。”
爭忍
猶怎忍。 唐 白居易 《華陽觀桃花時》詩:“爭忍開時不同醉?明朝後日即空枝!” 宋 柳永 《迎新春》詞:“堪對此景,爭忍獨醒歸去?”《警世通言·宿香亭張浩遇鶯鶯》:“下坡不趕,次後難逢。爭忍棄人歸去?”
吹噓
(1)
(2) 誇張地宣揚或編造優點、長處等
他的運氣沒有什麼可以吹噓的
(3) 口出氣;噓氣
(4) 過分誇獎
這輛轎車並不像銷售商所吹噓的那樣好
(5) 對人或事過分吹捧
新聞發布人員必須注意不誇大,不吹噓
李昭象名句,山中寄崔諫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