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碑詩

作者:朱季堄 朝代:明代

昭王碑詩原文

高皇奉天,大正四海。

肅肅昭王,維皇之子。

茫茫江漢,爰初賜履。

秉德執誠,以綏以理。

溫溫靖恭,翼翼小心。

惟孝顓顓,惟忠湛湛。

臨下惟和,蒞眾惟欽。

允文允武,如玉如金。

奕奕楚邦,實奠南紀。

時敘物豐,風厚俗美。

瑤琨在園,帝嘉其賢。

民受厥祉,毖祀有虔。

嗚呼祖考,陟降在天。

錫監垂祚,裕我後昆。

詩詞問答

問:昭王碑詩的作者是誰?答:朱季堄
問:昭王碑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昭王碑詩是什麼體裁?答:四言詩

注釋

1. 四言詩 出處:明詩紀事 甲簽·卷二(上)

參考注釋

奉天

奉行天命。《書·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作宮邑於 下洛 之陽,名相官曰尹。作《濩樂》,制質禮以奉天。”

大正

(1).中正。《易·大畜》:“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三國志·蜀志·後主傳》:“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憚屈身委質,以愛民全國為貴。” 明 高啟 《送張進士會試》詩:“坐令王綱復大正,乾樞共仰天中旋。”

(2).官名。《書·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於羣僕侍御之臣。” 蔡沉 集傳:“大正,太僕正也。”《逸周書·嘗麥》:“是月,王命大正正刑書。” 朱右曾 校釋:“大正,蓋司寇也。”

(3).太白星的別名。《史記·天官書》“察日行以處位太白” 張守節 正義引《天官占》:“太白者……一名大正。”

用兵征伐。《書·武成》:“惟有道,曾孫 周王發 ,將有大正於 商 。” 孔 傳:“大正,以兵征之也。”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肅肅

(1).恭敬貌。《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 毛 傳:“肅肅,敬也。” 漢 揚雄 《河東賦》:“穆穆肅肅,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齋於祠宮,盛服儼恪,肅肅於動,慄慄於言,上帝在茲,敢有弗虔。”

(2).嚴正貌。《詩·小雅·黍苗》:“肅肅 謝 功, 召伯 營之。” 鄭玄 箋:“肅肅,嚴正之貌。”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御史大夫汾陰侯周昌》:“肅肅御史,以武以文,相 趙 距 呂 ,志安君身。” 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 貞觀 之末,有 昭慶 * 師,魁岸堂堂,威儀肅肅。” 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氣莊志定欬肅肅,筆沖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詩·召南·小星》:“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傳:“肅肅,疾貌。”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肅肅僕夫征,鏘鏘揚和鈴。” 唐 杜甫 《喜晴》詩:“出廓眺西郊,肅肅春增華。” 趙朴初 《南京訪梅園新村》詩:“晨征肅肅訪 梅園 ,猶有梅花著意妍。”

(4).形容網目細密。《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馬瑞辰 通釋:“肅肅,蓋縮縮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縮。’兔罝本結繩為之,言其結繩之狀,則為縮縮。” 聞一多 《古典新義·詩經新義五》:“肅當讀為縮,縮猶密也……《詩》‘肅肅’,即‘縮縮’、‘數數’,網目細密之貌也。”

(5).陰沉;蕭瑟;清冷。《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 晉 潘岳 《寡婦賦》:“墓門兮肅肅,脩隴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詩:“肅肅月浸樹,滿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詩之二:“肅肅空明氣,時與諸天遇。”

(6).清幽;靜謐。 漢 張衡 《思玄賦》:“出 紫宮 之肅肅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聖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應制》:“肅肅蓮花界,熒熒貝葉宮。” 宋 蘇軾 《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夫人閣》之二:“肅肅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聲詞。鳥羽、蟲翅的振動聲。《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肅肅其羽。” 毛 傳:“肅肅,羽聲也。”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唐 暢當 《自平陽館赴郡》詩:“溶溶山霧披,肅肅沙鷺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鳶肅肅展翼,似鶼鶼之鳥,比翼而飛。”

(8).象聲詞。風聲。《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漯水》:“南崖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 宋 蘇軾 《壽星院寒碧軒》詩:“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 清 孫枝蔚 《烏夜啼》詩:“北風肅肅雁不至,殘燈欲滅還復燃。”

(9).象聲詞。泛指其它聲音。 唐 杜甫 《春遠》詩:“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明 徐禎卿 《雜謠》:“狗觫觫,雞鳴飛上屋,風吹門前草肅肅。” 清 梁廷枏 《夷氛聞記》:“火箭巨彈,自下上者,肅肅過耳畔, 芳 談笑自若。”

之子

這個人。《詩·周南·漢廣》:“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鄭玄 箋:“於是子之嫁,我願秣其馬。” 晉 潘岳 《悼亡詩》:“之子歸窮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問 《寄贈龐漢》詩:“之子貧居久,詩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之子蓄奇懷,中宵肆良讌。”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江漢

(1). 長江 和 漢水 。《書·禹貢》:“ 江 漢 朝宗於海。”《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 ,南國之紀。” 朱熹 集傳:“ 江 漢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 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 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

(2).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後漢書·荀彧傳》:“ 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兵 江 漢 ,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文選·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 ,始知 楚 塞長。” 李善 註:“ 江 漢 , 荊 楚 之境也。”

(3).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 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鰲 註:“ 江 漢 ,指 巴 蜀 。”

(4).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 陳毅 《吟 * 形勢》:“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

賜履

(1).《左傳·僖公四年》:“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 河 ,南至於 穆陵 ,北至於 無棣 。” 杜預 註:“履,所踐履之界。”後因以“賜履”指君主所賜的封地。 唐 柳宗元 《代裴中丞賀分淄青為三道節度表》:“山川備臨制之形,道途適征徭之便,俾侯既定,賜履以寧。”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 湯丞相 封 慶國公 ,命下, 湯公 謂此 仁宗 賜履之國,自 天聖 以來無封者,欲請避之。” 明 張煌言 《和定西侯張侯服品題金山原韻》之三:“何人獨受專征詔,賜履由來首 渭 津 。”

(2).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葉令祠》:“俗説 孝明帝 時尚書郎 河 東 王喬 遷為 葉 令, 喬 有神術,每月朔常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無車騎,密令太史候望,言其臨至時,常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因伏侍,見鳧舉羅,但得一雙舄耳。使尚方識視,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後用“賜履”表示任京官。 唐 杜甫 《長沙送李十一銜》詩:“遠愧尚方曾賜履,竟非吾土倦登樓。” 浦起龍 心解:“自敘,言昔曾遙賜緋魚,今乃淹留南紀,以別後之蹤,為舊交告也。” 宋 葉夢得 《送沉傳曜》詩:“何力償賜履,緬慚羨歸軒。”

秉德

保持美德。《書·君奭》:“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慎。”《楚辭·九章·橘頌》:“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漢書·文帝紀》:“皆秉德以陪朕。”《三國志·蜀志·許靖傳》:“秉德無怠,稱朕意焉。” 明 陳子龍 《討山寇至平昌憩項中丞雙溪園》詩:“孚魚在秉德,革梟來好音。”

溫溫

(1).柔和貌;謙和貌。《詩·小雅·賓之初筵》:“賓之初筵,溫溫其恭。” 鄭玄 箋:“溫溫,柔和也。” 唐 杜甫 《贈鄭十八賁》詩:“溫溫士君子,令我懷抱盡。” 清 姚鼐 《贈武義大夫何君墓志銘》:“頎與 何君 ,眉目清美,揖讓溫溫,以與余友。” 孫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落落其神,溫溫其貌,鐵石肺肝,強不可撓。”

(2).潤澤貌。《荀子·修身》:“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 楊倞 註:“溫溫,有潤澤之貌。”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遊仙枕》:“ 龜茲國 進奉枕一枚,其色如瑪瑙,溫溫如玉,其製作甚樸素。”

(3).和暖;不冷不熱。 漢 王粲 《初征賦》:“薰風溫溫以增熱,體燁燁其若焚。” 唐 皎然 《答豆盧次方》詩:“賢士勝朝暉,溫溫無冬春。” 清 褚人穫 《堅瓠八集·詠炭》:“曾似茅齋風雪夜,地爐榾柮暖溫溫。” 葉聖陶 《未厭集·抗爭》:“從玻璃窗射進來的斜方柱形的陽光,歷亂地印在他們頭上身上腿足上,大家感得溫溫地有點春意了。”

靖恭

亦作“ 靖共 ”。1.恭謹地奉守;靜肅恭謹。《詩·小雅·小明》:“靖共爾位,正直是與。” 高亨 註:“靖,猶敬也。共,奉也。”《文選·班昭<東征賦>》:“修短之運,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 劉良 註:“靖思恭敬。”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四:“寅清重秩,自應夙夜靖共。”

(2).借指職位、職守。 宋 曾鞏 《贈第八皇子制》:“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質異甚,不好戲豫,安於靖恭。”

翼翼小心

形容恭敬小心,絲毫不敢疏忽懈怠。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越王 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前蜀 杜光庭 《又賀德音表》:“蒸蒸大孝,同 漢惠 以承祧;翼翼小心,比 周王 之纂極。”《清史稿·醇親王奕譞傳》:“皇帝入承大統, 醇親王 奕譞 謙卑謹慎,翼翼小心,十餘年來,殫竭心力,恪恭盡職。”參見“ 小心翼翼 ”。

顓顓

(1).愚昧無知貌。《漢書·賈捐之傳》:“顓顓獨居一海之中,霧露氣溼,多毒草蟲蛇水土之害,人未見虜,戰士自死。” 王先謙 補註:“《説文》‘顓’下云:頭顓謹皃。此言顓顓,狀其蠢蒙無所知識,亦從謹字生訓。”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藩邦》:“無如僻在東海,顓顓自守,日即貧弱。” 康有為 《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臣愚顓顓,首以是請。恭摺叩謝天恩,伏維皇上聖鑒。謹奏。”一說,猶區區。見《漢書·賈捐之傳》 顏師古 注。

(2).恭謹貌。 清 龔自珍 《工部尚書高郵王文簡公墓表銘》:“公以事親為讀書,以讀書為事親,門內之士,勉勉顓顓,人知之。”

(3).用心專一貌。顓,通“ 專 ”。 明 歸有光 《馬政庫藏》:“太僕寺顓顓為國馬,其入又非大農比,若為他給及貸用,非挈缾之守矣。”

湛湛

(1).露濃貌。《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毛 傳:“湛湛,露茂盛貌。”《初學記》卷十三引 三國 魏 王肅 《宗廟頌》:“湛湛甘露,濟濟醴泉,或涌於地,或降於天。” 明 何景明 《甘露頌》:“湛湛瀼瀼,既塗既溽。” 清 孫枝蔚 《貧農夏日吟》:“露湛湛兮晨出,月高高兮夜歸。”

(2).深厚貌;濃重貌。《楚辭·九章·哀郢》:“忠湛湛而願進兮,妬被離而鄣之。” 王逸 註:“湛湛,重厚貌。” 唐 韋應物 《善福精舍示諸生》詩:“湛湛嘉樹陰,清露夜景沉。” 宋 劉克莊 《賀新郎·九日》詞:“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

(3).聚集貌。《楚辭·九辯》:“乘精氣之摶摶兮,騖諸神之湛湛。” 朱熹 集註:“湛湛,厚集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紛湛湛其差錯兮,雜遝膠輵以方馳。” 顏師古 註:“湛湛,積厚之貌。”《晉書·摯虞傳》:“前湛湛而攝進兮,後僸僸而方馳。”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運天宮之法駕,啟天路之威神……湛湛奕奕,轔轔赫赫。”

(4).水深貌。《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王逸 註:“湛湛,水貌。” 南朝 梁武帝 《逸民》詩之十一:“巖巖山高,湛湛水深。” 清 陳廷敬 《渡江見焦山有作懷林吉人》詩:“只有思君日夜心, 長江 湛湛東流水。”

(5).清明澄澈貌。《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庾肅之 《水贊》:“湛湛涵淥,清瀾澄濬。”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詩之三:“秋夜紫蘭生,湛湛明月光。”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楔子:“湛湛青天則俺識,三十六丈零七尺。” 明 無名氏 《華筵趣樂談笑酒令·譏爭坐席》:“詩曰:‘秋波湛湛甚分明,識書識寶識金銀。’” 田漢 《關漢卿》第七場:“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

(6).深切貌。 唐 皇甫湜 《傷獨孤賦》:“涕浪浪以相接兮,痛湛湛而不移。”

臨下

(1).從高望下。《國語·晉語七》:“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而望曰:‘樂夫!’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德義之樂則未也。’”

(2).指治理下屬。 漢 蔡邕 《陳太丘碑》:“不徼訐以乾時,不遷貳以臨下。”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在上哀矜,臨下莊敬。”《北齊書·幼主紀論》:“網羅俊乂,明察臨下,文武名臣,盡其力用。” 魯迅 《墳·論照相之類》:“治 吳 時候,如此驕縱酷虐的暴主(指 孫皓 ),一降 晉 ,卻是如此卑劣無恥的奴才。 中國 常語說,臨下驕者事上必諂,也就是看穿了這把戲的話。”

允文允武

謂文事與武功兼備。《詩·魯頌·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孔穎達 疏:“信有文矣,信有武矣,文則能脩 泮宮 ,武則能伐 淮夷 ,既有文德,又有武功。”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尊號》:“允文允武,乃聖乃神,皇王盛稱,莫或踰此。” 宋 蘇軾 《表忠觀碑》:“天胙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孫千億。”

奕奕

(1).高大貌。《詩·大雅·韓奕》:“奕奕 梁山 ,維 禹 甸之。” 毛 傳:“奕奕,大也。” 唐 沉佺期 《從幸香山寺應制》詩:“ 南山 奕奕通丹禁,北闕峩峩連翠雲。”

(2).盛貌;眾多貌。《文選·左思<吳都賦>》:“締交翩翩,儐從奕奕。” 呂向 註:“奕奕,盛貌。”《文選·謝惠連<雪賦>》:“藹藹浮浮,瀌瀌奕奕。” 李善 注引《廣雅》曰:“藹藹奕奕,盛貌。” 宋 蘇軾 《和答龐參軍》:“奕奕千言,粲焉陳詩。” 明 歸有光 《送嘉定丞魯侯序》:“儀觀偉然,輿馬奕奕。”

(3).美好貌。《詩·魯頌·閟宮》:“新廟奕奕, 奚斯 所作。” 鄭玄 箋:“奕奕,姣美也。”

(4).閒習貌。《詩·小雅·車攻》:“駕彼四牡,四牡奕奕。” 孔穎達 疏:“諸侯駕彼四牡之馬而來,其四牡之馬則奕奕然閒習。” 漢 張衡 《東京賦》:“萬舞奕奕,鐘鼓喤喤。”《舊唐書·劉子玄傳》:“長裾廣袖,襜如翼如,鳴珮行組,鏘鏘奕奕。”

(5).光明貌;亮光閃動貌。 南朝 宋 謝惠連 《秋懷》詩:“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爛。” 唐 韓愈 孟郊 《贈劍客李園聯句》:“山磨電奕奕,水淬龍蝹蝹。” 冰心 《斯人獨憔悴》:“這時 穎石 臉上火熱,眼淚也幹了,目光奕奕的一直說下去。”

(6).精神煥發貌。 宋 陳師道 《寄鄧州杜侍郎紘》詩:“請公酌此壽百年,奕奕長為此邦伯。”《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這會覺得眉飛色舞,神采愈奕奕有光。” 羅旋 《紅線記》一:“大家見這位負傷的將領仍象往日那樣精神奕奕,胸懷豁達,談吐風趣。”

(7).猶施施,緩行貌。

(8).憂愁貌。《詩·小雅·頍弁》:“未見君子,憂心奕奕。” 孔穎達 疏:“奕奕,憂之狀。” 南朝 梁 劉孝綽 《上虞鄉亭觀濤津渚學潘安仁河陽縣詩》:“中來不可絶,奕奕苦人腸。”

楚邦

指 楚 境。 前蜀 貫休 《秋末入匡山船行》詩之六:“謾有歸鄉夢,前程是 楚 邦。”

南紀

(1).《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 ,南國之紀。” 鄭玄 箋:“ 江 也, 漢 也,南國之大水,紀理眾川,使不壅滯;喻 吳 楚 之君能長理旁側小國,使得其所。”後因以指南方。 南朝 梁 江淹 《王侍中為南蠻校尉詔》:“贊政南紀,播惠西夏。” 宋 楊萬里 《讀罪己詔》詩:“中原仍夢裡,南紀且愁邊。”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三:“象齒焚身,禍延南紀。”

(2).即南戒。 唐 韓愈 《後苦寒行》之一:“南紀 巫 廬 瘴不絶,太古以來無尺雪。” 仇兆鰲 注引 李淳風 《法象志》:“以天下山河分為兩戒,北紀所以限戎狄,南紀所以限蠻夷。” 清 趙翼 《滇城》詩:“南紀河山推重鎮,前朝湯沐守通侯。”詳“ 南戒 ”。

時敘

承順;順當。時,通“ 承 ”。《書·舜典》:“納於百揆,百揆時敘。”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時敘者,承敘也;承敘者,承順也……‘百揆時敘’,謂百揆莫不承順也。” 漢 揚雄 《河東賦》:“靈祇既鄉,五位時敘。”

瑤琨

(1).語出《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篠、簜。” 孔 傳:“瑤、琨皆美玉。”後用以泛指美玉美石。 漢 陸賈 《新語·本行》:“入山海,採珠璣,求瑤琨。” 宋 蘇軾 《李氏山園潛珍閣賦》:“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明 高啟 《泉南兩義士歌》:“踰年還家喜得寳,木難火齊並瑤琨。”

(2).傳說中的古地名。出產美酒。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二:“ 瑤琨 去 玉門 九萬里,有碧草如麥,割之以釀酒,則味如醇酎。”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二:“帝坐良久,設甜水之冰,以備沐濯,酌 瑤琨 碧酒,炮青豹之脯。”

毖祀

謹慎祭祀。《書·洛誥》:“予沖子夙夜毖祀。” 孔 傳:“言政化由公而立,我童子徒早起夜寐,慎其祭祀而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毖祀欽明,祝史惟談。” 宋 歐陽修 《翠旌詩》:“竹宮歌毖祀,雅曲播遺聲。”

嗚呼

(1) 對不幸的事表示嘆息、悲痛等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說》

(2) 指人喪命

嗚呼哀戰

祖考

(1) 已故的祖父

(2) 祖先

陟降

(1).升降,上下。《詩·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傳:“蓋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 馬瑞辰 通釋:“《集傳》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詩曰:‘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監在茲。’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詩曰:‘念茲皇祖,陟降庭止。’《訪落》詩曰:‘紹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隨天神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後因以為祖宗神靈暗中保佑之義。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迎神》:“陟降左右,誠達幽圓。” 宋 陳亮 《重華宮正謝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壽;陟降在帝,孰知 文後 之聲!” 清 唐孫華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靈游。”

(2).猶往來。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鄭序》:“今則囊如懸罄,傭室寓食。方將適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棧道。”《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天聖五年》:“大禮史 王曾 言:‘皇帝執玉被袞,酌獻七室,而每室奏樂章,恐陟降為勞,請節宮架之奏。’” 王國維 《觀堂集林·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古又有陟降一語,古人言陟降猶今人言往來,不必兼陟與降二義。”

(3).謂中晷影的長短變化。《新唐書·歷志三上》:“中晷長短,謂之陟降。景長則夜短,景短則夜長。積其陟降,謂之訊息。”

錫監

青銅鏡。《管子·輕重己》:“搢玉總,帶錫監。” 郭沫若 等集校引 聞一多 曰:“祭日‘帶金監’與下文祭月‘帶錫監’對舉。金即銅。古以青銅鑄器即銅與錫之合金,故每金、錫並舉。然單銅單錫不中為鏡,疑此稱銅多錫少者曰金,錫多銅少者曰錫,其實皆青銅耳。銅多則色黃象日,故金監以祭日;錫多則色白象月,故錫監以祭月。”

後昆

亦作“ 後緄 ”。後嗣;子孫。《書·仲虺之誥》:“垂裕後昆。”《隸釋·漢綏民校尉熊君碑》:“追羨遺績,紀述前勛,於是刊碑,以示後緄。” 宋 蘇軾 《吊徐德占》詩:“死者不可悔,吾將遺後昆。” 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敢契貞石,以勵後昆。”

後昆。後代;後嗣。後,通“ 後 ”。 明 無名氏 《玉環記·延賞慶壽》:“止因無子,他日招壻,以續後昆。”

詩詞推薦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釋紹曇宋代〕榴柄短長,鍋兒大小,家醜奪端花擘了。狼籍不小,慚惶不少。藏方師兄,平跋則個。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春暮和韻

    李元鼎明代〕似覺鶯花相對語。卻道春歸,可惜人猶未。積雨凝寒如戀絮。遙知情系深閨里。勝有如許閒愁緒。想度清宵,端的
  • 醉夢迷/採桑子

    賀鑄宋代〕深坊別館蘭閨小,障掩金泥,燈映玻璃。一枕濃香醉夢迷。醒來擬作清晨散,草草分攜。柳巷鴉啼。又是明朝日向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用韻哭葉運乾

    項安世宋代〕蘭薰玉膩掌中雛,霅淨苕深鏡里居。忍向芳洲愛鸚鵡,便隨清夢化扶胥。病多正要人扶杖,年少翻令我哭渠,江漢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經友生墳

    貫休唐代〕多君墳在此,令我過悲涼。可惜為人好,剛須被數將。白雲從冢出,秋草為誰荒。不覺頻回首,西風滿白楊。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宣州蔡子平尚書淑人居氏輓詞二首

    周必大宋代〕八座夫人貴,三刀刺史榮。共深偕老慶,忽寄悼亡聲。寂寞閏門政,淒涼兒女情。親交猶雪涕,況乃謝宣城。
  • 猿圖

    仇遠宋代〕天竺寒泉夜月明,洞深曾聽兩三聲。秋風木葉圖中見,比似前回太瘦生。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天成寺

    乾隆清代〕世間萬事總天成,而此招提獨擅名。石詭松蒼非有色,泉飛籟奏本無聲。設雲禪契如何契,欲以詩鳴不易鳴。莫若
  • 祝英台近

    劉過宋代〕笑天涯,還倦客。欲起病無力。風雨春歸,一日近一日。看人結束征衫,前呵騎馬,腰劍上、隴西平賊。鬢分白。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西直門外

    乾隆清代〕麥率登場黍蔚塍,懷新佳趣入吟憑。奄觀今日誠堪慶,歷比常年得未曾。更冀為霖霈膏澤,益殷祈歲勵冰兢。先憂
  • 訪詹少華(玉山人,給事中)

    王漸逵明代〕火金之歲辰之月,青蘿出山尋少華。閒向北窗尋靖節,醉來東嶽詠梅花。千峰寒雨夜促席,七碗清風春試茶。別後
  • 太湖詩包山祠

    皮日休唐代〕白雲最深處,像設盈岩堂。村祭足茗粣,水奠多桃漿。箘竿突古砌,薜荔繃頹牆。爐灰寂不然,風送杉桂香。積雨
  • 為王公明樞密壽

    釋寶曇宋代〕老子當年此日生,麒麟元在地中行。豈惟諤諤人爭忌,亦對堂堂目屢驚。持國尚卑千斛力,總戎曾作萬夫城。經綸
  • 留守待制視學

    石介宋代〕盛府雍容外,輕裘博雅存。席間閒布帙,鈐下書無喧。首善隆儒術,諸生接討論。馬融南郡學,齪齪豈堪言。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林間

    釋斯植宋代〕猿鶴忘機不計年,芭蕉晴綠半平檐。青山似與身相入,盡日無人自下簾。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米芾書蜀素卷

    乾隆清代〕猶看蜀素存米老,幸逭郁攸獻晉卿。堪與漁村為合璧,似爭蘭畹擅連城。書雖涉放原歸整,辭固雲顛頗具英。磬折
  • 梅花十絕追和張文潛韻

    王之道宋代〕素艷忽從江上見,清香還向雪中聞。誰能送酒來相勞,為爾開嘗對馬軍。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釋惟一宋代〕走盡四天下,只在一塵中。不離一塵中,周遍四天下。不是神通,亦非力假。有人知得著落,許你入妙喜世界,是
  • 秦歸仍寓山居庵追感有作

    李寄明代〕孑孑他鄉客,皇皇故國人。傷心三寄食,破膽獨游秦。天屈離騷問,山容巢許鄰。幔亭謀一席,終作子騫臣。
  • 彈琴

    司馬扎唐代〕涼室無外響,空桑七弦分。所彈非新聲,俗耳安肯聞。月落未終曲,暗中泣湘君。如傳我心苦,千里蒼梧雲。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
昭王碑詩原文_昭王碑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