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又次程嘉定三首》
全文:
車騎空朔庭,樓船下東甌。
風雪鬧鵝鶩,壯士得志秋。
青萍玉櫑具,白馬金絡頭。
賦君古戰場,鬼哭燐火愁。
元戎得君來,如得范慶州。
廚酒不待熟,夜半呼兵篘。
君言蜀赤子,風雨寒颼飀。
願為大芘屋,莫作偏重舟。
元戎一笑領,君更三日留。
吾聞喜不寐,好善天下優。
參考注釋
青萍
(1).亦作“ 青蓱 ”。古寶劍名。《文選·陳琳<答東阿王箋>》:“君侯體高世之才,秉青蓱、干將之器。” 呂延濟 註:“青蓱、干將,皆劍名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青萍、豪曹,剡鋒之精絶也。”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庶青萍、結緑,長價於 薛 卞 之門。”
(2).又泛指劍。 明 沉鯨 《雙珠記·刑逼成招》:“偶見他獨行身酩酊,青萍觸傷其頸。” 陳世宜 《贈孟碩》詩:“眼底青萍三尺短,酒酣賸有氣崚嶒。”
(3).喻指兵柄,軍權。 唐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仰思調玉燭,誰定握青萍。” 仇兆鰲 註:“憤激涕零,為宦官監兵,王師喪敗也。上將元勛,見功臣可仗。欲調玉燭,青萍誰屬,言當專任 李 郭 ,以致太平。”
(4).水生植物。浮萍的別稱。 宋 陸游 《初夏閒步村落間》詩:“緑葉忽低知鳥立,青萍微動覺魚行。” 清 厲鶚 《台城路·蠶》詞:“青萍葉大桐花落,村村又鳴鳩婦。”參見“ 青苹 ”。
櫑具
即櫑具劍。 漢武帝 末,郡國盜賊群起, 暴勝之 為直指使者督課至 勃海 ,時 雋不疑 為郡文學, 勝之 聞其賢,遣吏請與相見。 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後遂以“櫑具”作為學官的典故。 宋 蘇軾 《次韻錢舍人病起》:“殿門明日逢王傅,櫑具爭先看 不疑 。”參見“ 櫑具劍 ”。
白馬
(1).白色的馬。《左傳·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分經來白馬,洗鉢起黃龍。” 方然 《白色花·報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來了,別讓細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
(2).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史記·呂太后本紀》:“ 高帝 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 而王,天下共擊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禹 乃東巡,登 衡岳 ,血白馬以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凶事。 唐 陳子昂 《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 唐 李白 《古風》之三一:“白馬 華山君 ,相逢 平原里 。”參見“ 白馬素車 ”。
(4).見“ 白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戰國策·趙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舉 巴蜀 ,併 漢中 ,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守 白馬 之津。”《韓非子·初見秦》:“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舉而 三晉 亡,從者敗也。”
(6).古縣名。 春秋 衛國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二月, 紹 ( 袁紹 )遣 郭圖 、 淳于瓊 、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於 白馬 。”
(7).古驛名。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餘人於此,並用 李振 言,沉其屍於 黃河 ,驛由此著名。 清 鈕琇 《觚賸·虎丘題詩》:“ 虞山 錢宗伯 ( 錢謙益 )以譴歸,有題詩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 白馬 ,今來應悔賣 盧龍 。’”參見“ 白馬清流 ”。
(8).複姓。見《通志·氏族四》。
金絡頭
金飾的馬籠頭。 南朝 宋 鮑照 《代結客少年場行》:“驄馬金絡頭,錦帶佩吳鉤。” 唐 元稹 《哀病驄呈致用》詩:“金絡頭銜光未滅,玉花衫色瘦來燋。”
洪咨夔名句,又次程嘉定三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