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再和二首》
全文:
包羞羊借皋比蓋,飾貌狙將袞服披。
妾去綠衣裳以曲,佗乘黃屋髻猶椎。
方開元際唐風盛,自建安來漢道衰。
舉世紛紛學姚賈,老夫持此欲安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包羞
忍受羞辱。《易·否》:“六三,包羞。《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孔穎達 疏:“位不當所包承之事,惟羞辱已。” 唐 陸龜蒙 《寒泉子對秦惠王》:“大王出則奪氣,入則包羞。” 明 劉基 《題扇面牡丹花》詩:“舞罷春風卻回首,六宮紅粉總包羞。”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 漢高 蚤年最惡儒。有儒冠者輒溲溺之,其吐棄也至矣。而 酈食其 、 叔孫通 、 陸賈 等深自貶抑,包羞忍垢以從之。”
庖饈。謂廚房內精美的食品。 元 麻革 《上雲內帥賈君》詩:“杞梓容山木,包羞薦沼芼。”
皋比
亦作“皐比”。1.虎皮。《左傳·莊公十年》:“自 雩門 竊出,蒙皐比而先犯之。” 杜預 註:“皐比,虎皮。” 孔穎達 疏:“《樂記》云: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 鄭玄 以為兵甲之衣曰櫜。櫜,韜也。而其字或作建皐。”後用以喻強大的聲勢。 宋 范成大 《次韻姜堯章雪中見贈》:“玉龍陣長空,皋比忽先犯。鱗甲塞天飛,戰逐三百萬。”
(2).古人坐虎皮講學。後因以指講席。 唐 戴叔倫 《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之二:“禪心如落葉,不逐曉風顛。猊座翻蕭瑟,皋比喜接連。” 宋 朱熹 《橫渠先生畫像贊》:“早悅 孫 吳 ,晚逃佛 老 。勇撤皐比,一變至道。” 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而 仰聖先生 一家,獨不殉難而亡,亦未從賊而死,綿綿至今,猶巍然擁皋比為予頑弟子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指武將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明 劉基 《賣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 孫 吳 之畧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蛻,懸布楹間,更無杌榻可坐。 七郎 就地設皋比焉。”
(4).傳誦;講習。 姚華 《曲海一勺》:“猥談瑣記,尚目録於縹緗;瞎話盲詞,亦皋比於婦孺。”
飾貌
(1).顯示於儀表。《禮記·樂記》:“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 孔穎達 疏:“禮以檢跡於外是飾貌也。” 陳澔 集說:“飾貌者,禮之檢於外。”
(2).裝飾表面。《史記·禮書》:“ 孝文 即位,有司議欲定儀禮, 孝文 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故罷去之。”
(3).修飾容貌。 漢 劉向 《說苑·建本》:“儀狀齊等,而飾貌者好。”《後漢書·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 宋 劉敞 《無為軍錄事參軍馬易簡可太子中舍致仕》:“控搏利祿者,至於遷籍損年,飾貌匿衰,以緩退休之期。”
袞服
(1) 天子穿的禮服。即卷龍衣
(2) 指三公
袞服相天下,儻來非我通。——白居易《聞庾七左降因詠所懷詩》
劉克莊名句,再和二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