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薛曜的《舞馬篇》
全文:
星精龍種競騰驤,雙眼黃金紫艷光。
一朝逢遇昇平代,伏皂銜圖事帝王。
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時和虞石拊。
昔聞九代有餘名,今日百獸先來舞。
鉤陳周衛儼旌旄,鍾鎛陶匏聲殷地。
承雲嘈囋駭日靈,調露鏗鈜動天駟。
奔塵飛箭若麟螭,躡景追風忽見知。
咀銜拉鐵並權奇,被服雕章何陸離。
紫玉鳴珂臨寶鐙,青絲彩絡帶金羈。
隨歌鼓而電驚,逐丸劍而飆馳。
態聚足甫還急,驕凝驟不移。
光敵白日下,氣擁綠煙垂。
婉轉盤跚殊未已,懸空步驟紅塵起。
驚鳧翔鷺不堪儔,矯鳳回鸞那足擬。
蘅垂桂裛香氛氳,長鳴汗血盡浮雲。
不辭辛苦來東道,只為簫韶朝夕聞。
閶闔間,玉台側,承恩煦兮生光色。
鸞鏘鏘,車翼翼,備國容兮為戎飾。
充雲翹兮天子庭,荷日用兮情無極。
吉良乘兮一千歲,神是得兮天地期。
大易占雲南山壽,走參走覃共樂聖明時。
參考注釋
鉤陳
亦作“鉤陳”。1.星官名。《文選·揚雄<甘泉賦>》:“詔招搖與太陰兮,伏鉤陳使當兵。”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鉤陳,神名也。紫微宮外營陳星也。” 唐 李嶠 《奉和拜洛應制》:“日暮鉤陳轉,清歌上帝臺。” 清 錢謙益 《答越卓凡憲副》詩:“我欲為君歌督護,夜闌酹酒向鉤陳。”
(2).指後宮。《文選·班固<西都賦>》:“周以鉤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 李善 注引《樂葉圖》:“鉤陳,後宮也。”《隋書·高祖紀上》:“任掌鉤陳,職司邦政。” 清 錢謙益 《吳祖洲八十序》:“身雖引退,其聲光氣象尤映望於鉤陳閣道之間。”
(3).一種用於防衛的儀仗。《北史·藝術傳下·何稠》:“帝復令 稠 造戎車萬乘,鉤陳八百連。”《隋書·禮儀志七》:“八年征 遼 ,又造鉤陳,以木板連如帳子。”《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二年》:“巡幸則有大駕法從之盛,御殿則有鉤陳羽衛之嚴。”
周衛
(1).環衛,禁衛。引申指宮禁。《漢書·司馬遷傳》:“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
(2).防衛。《文選·左思<吳都賦>》:“土壤不足以攝生,山川不足以周衞。” 呂向 註:“周衞,謂防衞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局拘律樹林》:“是時 如來 與大眾俱,金剛周衞,四天王前導。”
(3).指禁衛兵士。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上》:“至秋冬,乃振威靈,整法駕,備周衞,設羽旄。” 宋 曾鞏 《曲珍四廂都指揮使絳州防禦使制》:“周衞典軍之官,名城禦侮之寄,兼是寵數,以疇爾庸。”
旌旄
(1).軍中用以指揮的旗子。 漢 劉向 《說苑·權謀》:“有狂兕從南方來,正觸王左驂,王舉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 唐 李頻 《陝府上姚中丞》詩:“ 關 東領藩鎮,闕下授旌旄。”
(2).泛指旗幟。 宋 蘇轍 《送呂希道少卿知滁州》詩:“長恠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馬列旌旄。” 清 惲敬 《新喻縣文昌宮碑銘》:“是日肇祀於新宮,牲腯酒馨,旌旄從風。”
(3).借指官兵。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賦境二十韻》:“ 秦 山當警蹕, 漢 苑入旌旄。” 清 吳偉業 《避亂》詩之六:“此地村人居,不足容旌旄。”
陶匏
(1).陶製的尊、簋、俎豆和壺等器皿。《禮記·郊特牲》:“掃地而祭,於其質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 孔穎達 疏:“陶謂瓦器,謂酒尊及豆簋之屬,故《周禮》旊人為簋。匏謂酒爵。”
(2).泛指實用而合於古制的器用。 漢 班固 《東都賦》:“女脩織絍,男務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 宋 蘇轍 《代南京留守賀南郊表》:“藁秸陶匏,致精微於德產;犧牲玉帛,來職貢於多方。” 清 黃宗羲 《<陸石溪先生文集>序》:“圜丘祭器,先生以為器用陶匏,犧尊則製作像牛,穴背置酒。”
(3).指古代樂器。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譬陶匏異器,並為入耳之虞;黼黻不同,俱為悅目之玩。”
(4).比喻教化。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雲賦》:“苟順夫人理之父子君臣,安知夫雲物之赤黃蒼黑?進我輦路,就我陶匏。”
薛曜名句,舞馬篇名句
名句推薦
川媚山輝寶氣鍾,尊堯而後幾儒宗
劉震孫《使閩過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