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
主簿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漢代中央及州郡官府均置,典領文書簿籍,經辦事務。丞相或三公府稱黃閣主簿,錄省眾事,職權甚重。三國魏末丞相府置,員四人。西晉初三公及位從公者加兵,始置。東晉則諸公皆置,員二人,與祭酒、舍人主閣內事。南朝沿之,其品位秩級隨府長官地位高下而異。北朝同,諸將軍、五校尉等軍府、列卿寺監、光祿大夫等皆置,品位秩級亦隨府長官地位高下而不等。州、郡、縣亦置,雖非掾吏之首,然地位較高,縣之主簿較州之主簿更甚。隋、唐、五代部分中央及地方機構皆置。中央御史台、秘書省、司天台、諸寺監、東宮詹事府及太子諸寺,以及地方縣、關所置,多掌監印,檢核文書簿籍,勾稽缺乏,故有“主簿為印曹”之說。王府所置,掌覆省王教;公主邑司所置,掌督封地租稅及主財貨出入。宋代台、省、寺、監沿置,職掌文書。遼、金、元三代為縣府佐貳官,金正八品或正九品,元從八品或正九品。明制,詹事府、太僕寺、鴻臚寺、欽天監、苑馬寺,以及在外各縣編戶二十里以上者均置。屬府、寺、監者,典勾省文移之事,其辦事機構稱為主簿廳;縣主簿則與縣丞分掌巡捕、糧馬之事。清代於鴻臚寺、欽天監、太僕寺設。鴻臚寺、欽天監為滿、漢各一人,分別為從八品、正八品,太僕寺僅滿員一人,正七品。分管各寺、監之章奏文移及檔案事務。另,縣佐貳官亦設,無定員,視地方事務之繁簡,事繁之縣多至數人,事簡則不設,正九品,佐知縣掌錢糧、戶籍諸事。
詞語分解
- 主簿的解釋 官名。 漢 代中央及郡縣官署多置之。其職責為主管文書,辦理事務。至 魏 晉 時漸為將帥重臣的主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此後各中央官署及州縣雖仍置主簿,但任職漸輕。 唐 宋 時皆以主簿為初事之官
- 主的字典解釋 主 ǔ 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主。 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僕人稱家主:君主。主上。 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決定:主張。主見。主意。主義
- 簿的字典解釋 簿 ù 本子,冊籍:簿冊。簿記。簿籍。簿錄。 古代稱公文、案卷:對簿公堂。 古代的儀仗侍從:簿伍。鹵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時的儀仗隊。次序排列嚴格並明文著之於簿籍)。 笏。 簿 ó 古同“
歷史知識推薦:崇文館
官署名。三國魏文帝始置。唐貞觀十三年,東宮置崇賢館。上元二年,避太子李賢諱,改稱崇文館。有學士、直學士,為太子屬官,掌經籍圖書,教授生徒。又設校書郎,校理四庫書籍。後以宰相為學士,總領館事。學生多則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主簿歷史
猜你喜歡
自立軍起事的歷史解釋
資產階級改良派唐才常何武劾腐儒的歷史解釋
漢書何武傳九江太守戴輯濯士的歷史解釋
西漢上林苑中的水卒,十三衙門的歷史解釋
即內十三衙門。又稱內杏臉桃腮的歷史解釋
杏花白,桃花紅,謂白錢觀復的歷史解釋
生卒宋平江府常熟人,張傅的歷史解釋
字岩卿,譙今安徽慮縣田天澤的歷史解釋
明山西應州人。正德初章村的歷史解釋
集鎮名。在浙江省縉雲南川縣的歷史解釋
唐先天元年避李隆基諱懿州的歷史解釋
唐貞觀八年改西吉州置健銳營掌印總統大臣的歷史解釋
官名。清朝健銳營之最羊舌赤的歷史解釋
春秋時晉國人,字伯華擊狂節的歷史解釋
源見漁陽摻撾。喻逞才律管的歷史解釋
以管的發音來調校音高弄玉台的歷史解釋
源見乘鸞。借指公主所兵科給事中的歷史解釋
官名。明清兵科之屬官毌丘儉的歷史解釋
生卒三國魏河東聞喜人大都生料庫提點的歷史解釋
官名。元至元十一年公小秀才的歷史解釋
官名。明洪武中置。年
相關歷史
![主簿_主簿介紹_歷史知識](/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