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①古國名。五代十國至宋時白蠻貴族段氏所建政權。後晉天福元年(936)十二月,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得滇東烏蠻三十七部之助,攻滅南詔楊氏大義寧國,次年建年號文德,稱大理國。轄境略同南詔,有今雲南全境及四川西南部,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洱海為其中心。境內多民族雜居,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洱海、滇池一帶平川農業、畜牧業、手工業較發達,其他地區次之。主要以馬與內地交易。統治集團通用漢文。佛教流行。段氏政權分為前後兩期。後晉天福三年至北宋紹聖元年(1094)其臣高升泰篡位,為前期。紹聖三年高氏還位至元憲宗四年(1254)為忽必烈所滅止,為後期,史稱後理國。後期與宋關係未斷,政和七年(1117),其王曾受宋封為雲南節度使、大理王;南宋時,卻其入貢,只令市馬。元朝滅後理國後,在其地置雲南行省,封國主段氏為世襲大理總管。原高氏軍政官員亦多受封為各地世襲土司。②官名。主刑罰獄訟。春秋晉、齊、衛諸國皆置。秦漢稱廷尉,西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至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哀帝元壽二年(前1)、東漢獻帝建安末魏、吳建國初曾改稱大理。晉代中央政府置廷尉,王國置大理,亦主刑獄。或說北魏中央亦置,北齊改廷尉為大理,置署,為大理寺。③南北朝至唐宋為廷尉(卿)、大理卿別稱。
大理字典分解
大理的解釋 (1).掌刑法的官。 秦 為廷尉, 漢 景帝 六年更名大理, 武帝 建元 四年復為廷尉。 北齊 為大理卿, 隋 唐 以後沿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大的解釋 大 d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
理的解釋 理 lǐ 物質本身的紋路、層次,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條理。事理。 事物的規律,是非得失的標準,根據:理由。理性。理智。理論。理喻。理解。理想。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