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散大夫

中散大夫怎么寫好看

中散大夫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西漢平帝置,《漢書·由傳》:元始(後1—5)中,“復為中散大夫,終官。”東漢光祿勛,秩六百石。無員,與光祿、太中、諫議大夫議郎等皆掌顧問應對,無常事,唯詔令所使。三國、兩晉、南北朝沿置,多養老疾,無職事。、晉皆七品; 南朝宋六百石; 南齊亦以處舊齒老年,重者加親信二十人; 梁無員,養老疾,十班; 四品、千石。北魏曾為職事官之加官,受差遣,《魏書·恩幸傳》:“(尚書)台遣中散大夫景安研檢事狀”。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四品上,二十三年改四品下; 北齊四品下; 北周七命。唐朝置為正五品上階散官北宋沿置,神宗元豐三年(1080)廢文散官,遂為從五品新寄祿官,取代光祿卿至少府監之舊寄祿官; 哲宗元祐三年(1088)分為左、右兩階; 徽宗大觀二年(1108)以左中散大夫為中奉大夫,右中散大夫為中散大夫。金海陵王天德(1149—1153)中置為內侍階官之第一階,從四品上。元朝沿置,正二品。


官名,西漢王莽時置,東漢沿置,員三十人,秩六百石;參與議論政事,為閒散之官。《後漢書·魯恭傳》:“十一年復征,再遷中散大夫。”其後魏、宋、齊、梁、陳、北魏皆沿置。唐、宋為正五品上文散官。金為從四品上內侍官,元為正二品內侍散官。見《通典·職官十六·文散官·中散大夫》、《後漢書·百官二》、《宋書·百官上·中散大夫》、《南齊書·百官志》、《魏書·官氏志》、《隋書·百官上·光祿卿》、《新唐書·百官一·吏部》、《宋史·職官九·文散官》、《金史·百官一》、《元史·百官七·內侍散官》。

詞語分解

  • 中散的解釋 中散大夫的省稱。 三國 魏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稱之。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及夫 中散 下獄,神
  • 大夫的解釋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國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襲,且有封地。後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孤之過也,大夫何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詳細解釋.古職官名。 周 代在國君之下有卿、

歷史官職推薦:儒學訓導

學官名。明清兩朝的府學、州學、縣學都設此官,其責任為幫助教授或學正或教諭教誨所屬生徒。見《明史·職官四·儒學》、《清史稿·職官三·儒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中散大夫歷史

相關歷史

中散大夫_中散大夫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