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部司
水部司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參見“水部”。
官署名。隋始置,為工部所屬四司之一。司的長官,隋初稱為侍郎,以員外郎為佐官。煬帝時改為郎與承務郎各一人。唐制以郎中、員外郎為正副主官。水部郎中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掌渡口、船艫、橋樑、堤堰、溝洫、漁捕、運漕、碾磑之事。所屬有主事二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宋初水部司置判司事一人,以無職事朝官充任,凡川瀆、陂池、溝洫、河渠的政令,先是掌於三司河渠案,後來領於都水監,本司無職掌。元豐改制,始以郎中、員外郎管理本司事務,掌修河、橋樑、舟楫、漕運等事務。司內分六案,置吏十三人。南宋時都水監併入水部司。金元六部不分司,無水部司。明清改為“都水清吏司”,見該條。
詞語分解
- 水部的解釋 .官名。 魏 置水部郎, 晉 設水部曹郎, 隋 唐 至 宋 均以水部為工部四司之一, 明 清 改為都水司,掌有關水道之政令。相沿仍以水部為工部司官的一般稱呼。參閱《通典·職官五》、《歷代職官表》卷
- 司的字典解釋 司 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複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後為
歷史官職推薦:提舉國史
官名。北宋前期,以宰相監修國史,其再次任職者則改稱提舉國史。神宗元豐—,罷監修國史,以尚書左僕射提舉修國史,左僕射闕,即差右僕射。南宋初因之。孝宗乾道元年,命參知政事兼權。寧宗開禧三年,以簽書樞密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水部司歷史
猜你喜歡
飫甘饜肥的歷史解釋
飫饜飽食。飽食香甜肥銜珠的歷史解釋
源見隋侯之珠。謂報恩盤古鎮的歷史解釋
在黑龍江省塔河縣西部墮溷飄茵的歷史解釋
同飄茵墮溷。清捧花生宮崎滔天的歷史解釋
日本熊本縣人,名寅藏信陵虛左的歷史解釋
史記魏公子列傳魏有隱空頭人情的歷史解釋
清曹雪芹紅樓夢賈璉笑張維妻凌氏的歷史解釋
慈谿治今浙江鎮海西北謝瞳的歷史解釋
字子明,福州今屬福建砌末的歷史解釋
戲劇術語。演戲時戲中黑牡丹的歷史解釋
宋蘇軾分類東坡詩十一曹莊鎮的歷史解釋
在遼寧省興城市東部。鄭櫻桃的歷史解釋
唐房玄齡等晉書石季龍王望如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末清初江南歙縣汝水的歷史解釋
古稱盱水。又名武陽水許旭的歷史解釋
明末清初江南太倉人,德陽亭的歷史解釋
即廢德陽縣。在今四川孝悌力田聞於鄉閭科的歷史解釋
科舉制科之一。唐代設孛脫灰塔兒渾的歷史解釋
禿麻部女首領。其夫歹源陽縣的歷史解釋
北周武帝初置,為南都
相關歷史
![水部司_水部司介紹_歷史官職](/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