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三司

三司

①官名合稱。東漢、唐朝、遼朝等以稱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唐朝又為太子內官司閨、司則、司饌合稱。②官署名合稱。唐朝為御史台、中書省、門下省合稱,侍御史、中書舍人給事中更朝堂謂三司理事; 又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合稱,其鞠大獄謂三司推事; 唐朝後期、五代為鹽鐵、度支、戶部合稱,以重臣一人專判其事。明朝為各地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稱。清朝初年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轉鹽運使司合稱,清朝末年為布政使司、提法使司、提學使司合稱。③官署名。北宋置,四方貢賦朝廷不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省,掌邦國財用大計,有使、副使、判官、三部使、三部副使、三部判官等; 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廢。西夏亦置,屬次等司,主財計,有正使、副使、承旨等職。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省戶部官員而置,兼勸農、鹽鐵、度支,有使、副使、簽三司事、同簽三司事及判官、規措審計官、知事、勾當官、管勾架閣庫、知法等員; 金宣宗貞祐 (1213—1217) 間罷。


三司指三公或三公的官署。《後漢書·孝順帝紀》:“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註:“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徒、司空也。”《後漢書·皇后紀》:“皇太后臨朝,以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後漢書·鄧禹傳》:“延平元年,拜騭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始自騭也。”後世的唐、遼也沿此稱。唐朝也稱御史台、中書省、門下省為三司。唐朝太子內官司閨、司則、司饌也稱三司。

三司字典分解

三司的解釋 (1).指三公。《後漢書·順帝紀》:“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 李賢 註:“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

三的解釋 三 sān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3; 部首:

司的解釋 司 sī 主管,操作:司法。司機。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為現在指南針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b.複姓)。司徒(a

順便了解:三司河渠案【歷史官職】

官署名。宋初置,領河渠之事。仁宗嘉祐三年(1058)廢,其職歸都水監。

三司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