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吏
計吏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見“上計吏”
官名,漢置,為“主計吏”的簡稱。戰國時期和秦漢兩朝,郡守和王國相每年要把本郡本國的人口、錢糧、賦稅、墾田、盜賊、獄訟等“計畫”預先送朝廷,到年終再總結匯報執行情況,這執行情況的匯報本子稱“計簿”,送“計簿”匯報稱為“上計簿”。初為郡守、王國相親帶“計簿”匯報,後改為以郡丞、王國長史為“使者”匯報,這送“計簿”匯報情況的“使者”稱為“上計吏”,簡稱“計吏”;那隨行的下屬官吏稱“上計掾史”,簡稱“計掾”或“計史”。《後漢書·張堪傳》:“帝嘗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後守令能否。蜀郡計吏樊顯進曰:‘漁陽太守張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討奸。前公遜述破時,珍寶山積,捲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帝聞,良久嘆息,拜顯為魚復長。方征堪,會病卒,帝深悼昔之,下詔褒揚,賜帛百匹。”
詞語分解
- 計吏的解釋 .古代州郡掌簿籍並負責上計的官員。《漢書·循吏傳·文翁》:“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 蜀 物,齎計吏以遺博士。” 唐 李鹹用 《宿隱者居》詩:“曙鳥枕前起,寒泉夢裡聞;又須隨計吏,鷄鶴逈然分。” 清
- 計的字典解釋 計 (計) ì 核算:計時。計量(刵 )。計日程功。 測量或核算度數、時間、溫度等的儀器:晴雨計。濕度計。 主意,策略:計策。計謀。 謀劃,打算:計畫。計議。 姓。 筆畫數:; 部首:訁; 筆順編號
- 吏的字典解釋 吏 ì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吏治。官吏。 舊指小公務員:吏員。胥吏(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內閣協理大臣
見“協理大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計吏歷史
猜你喜歡
雕陰的歷史解釋
戰國魏地,後入於秦。徐的歷史解釋
即余吾戎。商周時國,高氏山的歷史解釋
即高是山。今山西渾源求羊徑的歷史解釋
源見蔣生徑。喻指隱居劉肇基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遼東人,字鼎維火井的歷史解釋
在今四川邛崍市西南火竇毅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天武,熾侄。起臨榆縣的歷史解釋
清乾隆二年改山海衛置川西行署區的歷史解釋
年以四川省西部溫江綿楮生的歷史解釋
同楮先生。宋莊季裕雞關右的歷史解釋
即關西。漢唐時泛指函廬州路的歷史解釋
元至元十四年升廬州置劉夢鵬的歷史解釋
清湖北蘄水人,字雲翼嶧山刻石的歷史解釋
秦刻石之一。秦始皇於淮雨別風的歷史解釋
泛指古書文字訛誤,別令長的歷史解釋
縣令縣長的合稱。漢書錢唐抗疏的歷史解釋
錢唐,字惟明,元末明須卜居次雲的歷史解釋
王昭君與復株絫單于所侯承恩的歷史解釋
清江蘇嘉定人,字孝儀游醇的歷史解釋
宋建州建陽人,字質夫
相關歷史
![計吏_計吏介紹_歷史官職](/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