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蓮花山

蓮花山

①即今遼寧北票市東帽子山。民國 《朝陽縣誌》卷12: 蓮花山 “距縣百八十余里,位於縣治之東北,高可七八里,石峰層立,望若已開之蓮花,故名”。山峰之東南面,石壁陡立約三四十丈,下有石洞三: 曰乾洞、曰水洞、曰風洞,相傳此洞與朝陽洞之洞相通。山西北有石峰數十仞,如人所披風帽,又俗稱帽子山。

②在今福建福州市北郊戰坂。《方輿紀要》 卷96福州府: 蓮花山 “在府北二十里,下圓上銳,形若菡萏 (荷花),郡之主山也。五代唐同光三年 (925),閩王審知卒,葬鳳池山,長興三年改葬蓮花山”,即此。

③即今福建同安縣西北三十里蓮花山。明 《寰宇通志》 卷46泉州府: 蓮花山 “在同安縣西北。峰巒高聳,狀若蓮花。又名金冠山”。

④一名南山。在今福建羅源縣南。岩石層疊,下臨城市。明王應山 《閩都記》 卷32羅源縣: 蓮花山“在縣西隅。如蓮花覆地,故名”。

⑤在今江西寧都縣西。《方輿紀要》 卷88贛州府寧都縣: 蓮花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峰巒矗峙如蓮花。頂有三峰,中有仙女湖,下有龍湫”。同書卷88贛州府興國縣載: 蓮花山 “在縣東百四十里。宋末文天祥駐兵山下,累石為城,基址猶存”。

⑥在今江西南康縣西北一百七十里。《明一統志》卷58南安府: 蓮花山 “在羊嶺山之西。三峰狀如蓮花。上有仙岩,岩前有仙橋,橋下瀑布千尺,瀉於石竇,不知所注”。

⑦在今廣東饒平縣西。《方輿紀要》 潮州府饒平縣: 蓮花山 “在縣 (今三饒鎮) 西南九十里。一名白石山。五峰並列,形如蓮花,東接滄海,西障郡城”。

⑧即今廣東澄海市東北蓮花山。《方輿紀要》 卷103潮州府澄海縣: 蓮花山 “在縣北六十里,與龍舟嶺相連”。《清一統志·潮州府》: 蓮花山 “東面障海,西瞰府城。山巒五開若蓮花,故名”。

⑨即今廣東海豐縣北蓮花山。《清一統志·惠州府》: 蓮花山 “在海豐縣北三十里。高千餘丈。周五十里。列峰如蓮”。

⑩在今廣東韶關市東東南五里,與州治相對。《宋史·南漢劉氏世家》: 北宋開寶三年 (970),潘美伐南漢,“攻韶州,都統李承渥以兵數萬陣蓮華山下。 初, (劉) 教象為陣, 每象載十數人, 皆執兵杖,凡戰必置陣前,以壯軍威。至是與美遇,美盡索軍中勁弩布前以射之,象奔踶,乘象者皆墜,反踐承渥軍,遂大敗,承渥僅以身免。韶州陷”。今闢為韶關市森林公園風景區。

(11)在今廣西蒙山縣西五里。《方輿紀要》 卷107永安州: 蓮花山 “諸山聯絡,狀若蓮花”。

(12)在今四川名山縣北。《方輿紀要》 卷72名山縣: 蓮花山 “在縣北十五里。山有五峰,聳列如蓮花”。”

(13)在今雲南洱源縣東北四十里。《方輿紀要》 卷117浪穹縣: 蓮花山 “形如蓮花,二面陡絕,惟一面僅容單馬”。

(14)在今雲南廣南縣東北二十里。《方輿紀要》 卷115廣南府: 蓮花山 “在府東北二十里。五峰連聳,諸小峰參差旁峙,形如蓮花”。

(15)在今甘肅康樂縣南一百十里,與臨潭縣交界處。《清一統志·蘭州府一》: 蓮花山 “在狄道州南一百五十里。山有數峰,宛如蓮花”。唐詩人王維《新游蓮花山》: “狐巢鶴影凌空見,古寺鯨音隔澗聞。” 當地風俗每年6月在此舉行歌會。


(1)山名。(1)在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戰坂。《讀史方輿紀要》福州府蓮花山:“在府北二十里。下圓上銳,形若菡萏(荷花),郡之主山也。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閩王審知卒,葬鳳池上,長興三年(932年),改葬蓮花山。”即此。(2)在福建省清流縣城郊。海拔1109米。山腰有金蓮寺,始建於唐武德三年(620年),有古佛殿、大雄寶殿、觀音堂等。為旅遊勝地。林木以杉、松為主。特產紅菇、香菇、松脂等。主要動物有熊、虎、穿山甲、野豬等。(3)在江西省寧都縣西。海拔953.8米。形如菡萏,故名。林木聳翠,秀美可觀。山巔有古剎,肇自西晉,釋氏青蓮祖師開基。寺內為書院式建築,外殼青磚青瓦,大門紅漆門庭上,鐫刻“青蓮古剎”橫匾。整個殿宇分三幢十殿。還有白茅峰、出風洞、出水岩、太平岩等名勝。煤藏豐富。(4)又稱新甫山、宮山。在山東省新泰市西北,北接萊蕪市界。因山形蓮花狀,故名。主峰海拔925米。《新泰縣誌》載:新甫之柏也,高峰插天蟠結,百餘里嵐光逼人,蒼翠若畫屏,為泰山左翼,舊名小泰山。秦始皇封禪泰山東巡駐蹕。漢武帝封禪於此,見仙人跡,建宮於上,遂改宮山寨。古蹟有望月台。(5)又稱揭陽山、揭陽嶺。在廣東省東部。《大清一統志》:蓮花山“在海豐縣北三十里,高千餘丈,周五十里,列峰如蓮”。故名。東北—西南走向,自閩、粵邊境向西南斜貫,止於大亞灣。主要由火山岩和花崗岩構成,海拔1000米左右。同名主峰在海豐縣西北邊緣,海拔1336米。最高峰銅鼓嶂,海拔1560米。為梅江、東江與沿海獨流入海河流分水嶺,興梅山區和潮汕平原界線。林木茂密。產錫。(6)古稱三角山。在廣東省東莞市南。九峰峻聳如蓮花,故名。海拔510米。為粵海門戶險隘。抗日戰爭期間,東江游擊縱隊在此與日軍激戰數次,日軍死傷慘重。(7)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中東部、珠江水系獅子洋西岸。褐色礫石岩質。海拔102米。山上有“省會華表”——蓮花塔(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蓮花城(建於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是元、明時採石礦場遺址。奇岩異洞,有蓮花石、八仙岩、燕子岩、觀音岩、飛鷹崖、南天門、惠芳樓、蓮花園等勝跡。風景優美,是市近郊遊覽勝地。(8)在廣東省海豐縣中部。海拔1336.2米。“海豐八景”之一。山峰高聳入雲,形似蓮花,層巒聳疊,翠秀異常,故有“蓮峰疊翠”之說。山上有一平坦的“七星墩”,所產茶葉,氣味濃郁香美,遠近馳名。(9)古稱宣貴山,又稱北山、平天山。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主體在貴港市。東北—西南走向,長55千米。主峰大天平山海拔1158米。廣西弧形山系東翼南段。富林、礦資源。產“覃塘毛尖茶”。(10)在雲南省洱源縣東北。峰巒攢疊,狀如蓮花得名。三面陡絕,惟一小徑僅容單馬。其相連者曰蒙次和山,三面絕險,一面臨河。六詔時,施琅詔居此山下,亦曰蒙次和村。二山為入吐蕃咽喉,元世祖時曾留軍三百戶鎮之。(11)在甘肅省康樂縣境內。層巒疊嶂,狀如萬頃碧波,主峰海拔3758米,石崖色淡紅,有如芙蕖出水,因而得名。蒼松茂林,清泉盈盈。勝跡滿山,原建有玉皇閣、紫霄宮、娘娘殿、船庵寺,已毀。當地風俗每年6月在此舉行歌會,為時6天,俗稱“花兒會”。康樂、臨洮、渭源、臨潭、岷縣、和政、卓尼等縣的漢、回、藏、東鄉族男女歌手,雲集蓮花山上,舉行對歌和聯歡活動,歌聲達旦。民眾口頭文學《臨夏花兒》、《洮岷花兒》與帶拖腔的《蓮花山令》均在歌會上流傳。習俗延續至今,盛況勝昔。為全國重點自然保護區。(12)即“蓮峰山”。(2)集鎮名。在吉林省公主嶺市北部。蓮花山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 2690。 清嘉慶六年(1801年)建屯,西臨小遼河,早年有水泡子和蓮花,故名。主產玉米,有林場。通公路

蓮花山字典分解

蓮花的解釋 [lotus flower;water-lily; lotus flower] 蓮華。即荷花,蓮的花,較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多學學:蓮華峰【歷史地名】

即“蓮花峰(3)”。

蓮花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