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
翠屏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北。《方輿紀要》 卷11: 翠屏山 “下出泉,九穴,瀦而為池名九龍池”。為帝王謁陵休憩之處。
②又名北口。在今河北萬全縣北。《方輿紀要》卷18: “兩峽高百餘丈,望之如屏。” 因名。《續資治通鑑》: 南宋嘉定四年 (1211),蒙古攻西京,“金兵大敗,追至翠屏山,(完顏) 承裕不敢拒戰,退至宣平縣”。
③一名高是山。在今山西渾源縣南七里。《明史·地理志》 大同府渾源州: “南有翠屏山,滱水出焉。”
④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清一統志·朔平府》:翠屏山 “在朔州西南七十里。一名西山。……山東連石碣谷,北接馬鬃山,西至陀羅台,南通寧武府,盤踞二百餘里”。
⑤在今山西蒲縣西南。《方輿紀要》 卷41蒲縣: 翠屏山 “在縣治西南一里,山勢聳秀,岩下有湧泉”。
⑥在今福建安溪縣北。《方輿紀要》 卷99安溪縣: 翠屏山在 “縣北五十里。高出群峰之上。亦曰大尖山。其東為小尖山”。
⑦一名環屏山。在今福建古田縣北。《方輿紀要》卷96古田縣: 翠屏山 “在縣治北。以形似名。縣之主山也。舊名環屏”。
⑧在今江西寧都縣東。《清一統志·寧都州》:翠屏山 “在州東二里。一名巽峰山。山勢蜿蜓,界梅江而止。下有長谷,其支曰佛祖嶺”。
⑨在今山東棲霞縣南半里。《明史·地理志》棲霞縣: “南有翠屏山。” 《方輿紀要》 卷36棲霞縣:翠屏山 “蒼翠羅列,如畫屏然。大河及義井河俱源於此”。
⑩在今湖北通山縣西南一里。《輿地紀勝》卷33興國軍: 翠屏山 “在通山縣西、崇靈觀之後。上有東西泉,龍王祈禱之所。《輿地廣記》云: 上有石城,三面有石壁,本名石城,唐天寶中改名翠屏山”。《方輿紀要》 卷76通山縣: 翠屏山在“縣西南一里。蒼翠如屏。上有石塔”。
(11)在今四川富順縣東隔江里許。清乾隆 《富順縣志》 卷1: 翠屏山 “壁立如屏,正對學宮,如掛榜形,故一名掛榜山。邑中科第相承以為是山之勝。十景謂翠屏天榜”。萬曆中,知縣孫傑於後壁題刻 “天然圖畫” 額。
(12)一名真武山。在今四川達川市南二里。明曹學佺 《蜀中名勝記》 卷23達州引 《輿地紀勝》 云: “翠屏山,橫列州南。元微之建戛雲亭其上。山北又有水流寺,巨石刻成殿形。余址蕪沒,惟佛像屹立江邊。” 《明一統志》 卷70夔州府: 翠屏山 “在達縣治南。形如屏風,上有真武廟。又名真武山。傍有戛雲亭”。
(13)在今四川宜賓市西北郊。《明一統志》 卷69敘州府: 翠屏山 “在仙侶山後,四時常青,因名”。《清史稿· 李芳述傳》: 康熙年間,吳三桂叛軍攻敘州,“芳述壁城外真武、翠屏諸山,賊不得逞”。即此。今山上有千佛岩 (浮雕小佛五百四十六尊),哪吒洞、神仙廟、將軍墳。1964年於翠屏書院舊址建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烈士紀念館。
(14)在今雲南賓川縣西北四十里。《方輿紀要》 卷117賓川州: 翠屏山 “形方頂平,蒼翠橫列,如倚屏然”。
(15)在今貴州畢節市西。《明一統志》 卷88畢節衛: 翠屏山 “在衛城西九十里。四時蒼翠,望之如屏”。
(16)在今陝西旬邑縣南。《清一統志·邠州》: 翠屏山 “縣城踞其山,亦名豳山。俗名掛榜山。又謂之南岡。《縣誌》,翼蔽縣治,如屏障然”。
(17)在今甘肅隴西縣南四十二里。《清一統志·鞏昌府一》: 翠屏山 “五峰錯列,為郡案山。西秦乞伏國仁襲鮮卑三部於此”。
(1)古山名。在今河北省萬全縣北。《續資治通鑑》:金大安三年(1211年),蒙古兵攻西京,留守紇石烈執中棄城走,蒙古兵追敗於翠屏山,即此。(2)今山名。在四川省宜賓市區西郊、岷江南岸。海拔504米。因山巒翠綠形似屏障得名。小巧秀麗。拾級登山,松柏夾道,樓亭池閣,起伏錯落,點綴於蔥鬱之中。峰頂有亭,可俯瞰全城風光和江上景色。前山半腰古翠屏書院舊址今為趙一曼紀念館。其上有千佛岩石刻浮雕佛像,傳為唐宋間所鑿。
詞語分解
- 翠屏的解釋 .綠色屏風。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紫帷鉿匝,翠屏環合。” 後蜀 鹿虔扆 《思越人》詞:“翠屏欹,銀燭背,漏殘清夜迢迢。”.借指青翠的竹叢。 宋 梅堯臣 《縣署叢竹》詩:“寒生緑罇上,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地美
村名。在福建省明溪縣東北部。屬夏陽鄉。人口。位縣境交界處,古名地尾,後雅稱今名。有圩市。村東有蘿蔔岩楠木種源自然保護區。有公路接福五公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翠屏山歷史
猜你喜歡
鐵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四川威遠縣西北。國會參議院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為北洋政府時累丸的歷史解釋
莊子達生仲尼適楚,出蔡五九起義的歷史解釋
元中期江西農民起義。三清湖的歷史解釋
在今福建漳平市北。明奏定任用教員章程的歷史解釋
奏定學堂章程的組成部五湖游的歷史解釋
謂歸隱江湖。唐高駢寫劉昱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山東武城人,字左羽林軍將軍的歷史解釋
官名。唐朝北衙禁軍左雁門踦的歷史解釋
漢書段會宗傳段會宗字江北大營的歷史解釋
清政府在長江北岸揚州歸淑芬的歷史解釋
明浙江嘉興人,字素英靈山縣的歷史解釋
隋開皇十六年置,屬趙左副都御史的歷史解釋
官名。又稱副憲。明清張淵的歷史解釋
北魏人。初事前秦苻堅名田宅的歷史解釋
即占有田宅。始行於秦馮衍的歷史解釋
東漢京兆杜陵人,字敬洲泉鎮的歷史解釋
在浙江省桐鄉市西部,鶉居鷇飲的歷史解釋
莊子天地夫聖人鶉居而連山縣的歷史解釋
隋仁壽元年改廣澤縣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