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縣鎮
舊縣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在今河北棗強縣東三十四里前舊縣村。隋唐及北宋時為棗強縣治。金廢為鎮。
③即今山西河曲縣南舊縣。民國時有縣佐駐此。
④一稱縣市鎮。即在今安徽繁昌縣西北四十里新港鎮。五代南唐繁昌縣治此。明天順初(1475)遷今繁昌縣,遂改名舊縣鎮。《方輿紀要》卷27繁昌縣:“縣市鎮在縣西四十里,稍北即舊縣治也。”
⑤清置,屬桐廬縣。即今浙江桐廬縣西八里舊縣鎮。《清一統志·嚴州府》 “桐廬故城”條:“唐初置嚴州於此,今猶名為舊縣。”隋仁壽二年(602)至唐開元二十六年(738)為桐廬縣治。
⑥在今山東樂陵市西北三十里。唐移樂陵縣於此。北宋熙寧二年(1069)以後徙廢。明置舊縣鎮巡司。
⑦本名南谷鎮。即今山東平陰縣西南東阿鎮南十五里舊縣鄉。北宋開寶二年(969)東阿縣遷治於此。太平興國二年(977)又遷治利仁鎮(今大吉城), 自此稱為舊縣。
⑧在今河南葉縣南二十八里舊縣。秦置葉縣於此。元初縣徙治後,設巡司於此。
⑨即今河南嵩縣西南四十八里舊縣鄉。唐、宋置伊陽縣於此。元初廢為鎮。明、清置巡司。
⑩即今河南孟津縣東舊縣村。元為孟津縣治。明嘉靖十四年(1535)孟津縣徙治今老城。遂改為鎮,於此設巡司。
(11)亦名舊縣場。即今貴州貴定縣西南四十里舊治鎮。明時於此置貴定縣。
(1)在北京市延慶縣中部。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舊縣,人口 3110。唐末為縉山縣治。元仁宗誕生於境內香水園,延祐三年(1316年)升縣為龍慶州。治所遷至今延慶鎮,遂名舊縣。1953年設舊縣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4年析設大柏老公社。1983年改設舊縣鄉。1995年置鎮。主產玉米、小麥,並產蘋果。畜牧業亦盛。有磚瓦、塑膠製品、汽車維修等廠。八峪公路經村西。龍王廟內有千年古柏一株及明萬曆時立的萬國同歸碑。西部有龍慶峽風景區。(2)在山西省古縣南部。面積174.3平方千米。人口1.1萬。鎮人民政府駐舊縣,人口 2200。原名古縣,曾為縣人民政府駐地,因與縣名重名,改名舊縣。1949年屬安澤縣五區。1953年設古縣鄉,1958年改公社。1971年劃歸古縣,改舊縣公社,1984年改鎮。主產小麥、玉米,特產核桃、花椒等。境內野生動物、中藥材、森林資源較豐富。有焦化、淨水劑、罐頭等廠。309國道經此。(3)在浙江省桐廬縣中南部、分水江南岸。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 9000。鎮人民政府駐舊縣埠,人口 1900。隋仁壽二年(602年)至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為桐廬縣治,故名。1941年改桐廬鄉為舊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3年置鎮。產稻、毛竹、茶葉、淡水魚。有皮革、服裝、建材等廠。皮革業發達。公路通縣城。(4)在安徽省太和縣南部。面積81平方千米。人口6.7萬。鎮人民政府駐舊縣集,人口 5360。因北宋設泰和縣治於此,元大德八年(1304年)改“泰和”為“太和”,並移今縣治,故得名舊縣集。1948年置舊縣鎮,1958年改公社,1980年復置鎮。1992年范廟、八里店、何莊三鄉併入。有印刷機械、平板玻璃、皮革、皮鞋、家具、編織、掛氈等廠。羊毛氈為明、清以來傳統產品。漯阜鐵路、界蚌高速公路、105國道、308省道縱橫境內。(5)在河南省嵩縣西南部。面積147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舊縣鎮,人口 1930。唐先天二年(713年)起為伊陽縣治,元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廢縣,故名。1975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1998年改鎮。產中藥材。礦產有黃金、螢石。有機械、磚瓦等廠。洛盧公路經此。古蹟有明建城隍廟、歌舞樓。(6)在湖北省遠安縣中部。面積166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舊縣,人口 2000。因東晉隆安年間至明成化四年(1468年)為遠安縣治,故名。1952年分屬遠安縣第四、五、六區,1958年屬城關公社。1961年屬花林區。1975年分屬舊縣公社、城關鎮。1980年由城關鎮析置鹿苑公社。1987年設舊縣鎮,鹿苑公社部分併入。西部為中山區,向東逐步過渡為河谷坪地。沮河流經東部。主產稻、棉花、油料。盛產茶葉。有汽車修理、建材、糧食加工等廠。荷當公路經此。(7)在雲南省馬龍縣西部。面積266.4平方千米。人口2萬。鎮人民政府駐舊縣,人口 3420。元在此置通泉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廢通泉縣入馬龍。舊址則稱舊縣。清稱通泉鄉。1949年前稱南區。1950年屬馬龍縣馬鳴區。1956年稱舊鄉。1958年屬曲靖縣曙光公社。1963年屬馬龍縣,為舊縣區。1966年復公社。1970年為紅星公社。1984年為舊縣區,1988年置鎮。地處山區及小壩子。產稻、玉米、馬鈴薯、小麥、烤菸、茶葉等。有茶廠及農機站。公路北接貴昆公路。崑曲高速公路經此。(8)在重慶市銅梁縣東部。面積62.16平方千米。人口4.4萬。鎮人民政府駐舊縣。人口 4580。鎮因唐至元初為巴川縣治,故名舊縣。1930年置鎮。1953年改舊縣鄉,1958年改舊縣公社。1983年復鄉,1986年建鎮。主產稻、小麥、玉米、甘薯及蠶繭。特產柑橘。有採煤、水泥、軋鋼、氮肥、造紙等廠。銅合公路經此。小安溪通木船。(9)在陝西省洛川縣北部。面積187平方千米。人口1.6萬。鎮人民政府駐舊縣街,人口 3210。原古羌族俊蒙氏聚落,名俊蒙,訛為進蒙。隋初為洛川縣治,清設進蒙鎮,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縣治遷鳳棲鎮後名舊縣。1958年設舊縣公社,1984年設鎮。主產小麥、玉米、穀子,盛產蘋果、烤菸、油菜籽。為縣北部農貿集市。有公路通西包公路。有原縣城城牆遺址及姚萇古寨之古堡等。
詞語分解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郁 (鬰) 頭州
一作蔚頭州。在今新疆巴楚縣東北。《新唐書·地理志》 引賈耽 《四夷路程》: 據史德城 “一曰郁頭州,在赤河北岸孤石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舊縣鎮歷史
猜你喜歡
月麗於箕的歷史解釋
箕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淶流河的歷史解釋
亦作來流水。即今內蒙清流投濁流的歷史解釋
新五代史李振傳載唐末陳允初的歷史解釋
唐越州會稽人。玄宗天死傷枕藉的歷史解釋
清吳趼人痛史第回李恆郵政總局局長的歷史解釋
官名。清末郵傳部所轄青口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江蘇贛榆縣治。清費禕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文偉,江夏今河王嘉胤的歷史解釋
明陝西府穀人。原為定定遠將軍的歷史解釋
官名。南朝梁已置。唐梅溪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浙江安吉縣遞鋪鎮東川的歷史解釋
即今北京市延慶縣南媯如蹈水火的歷史解釋
像走入水火之中。比喻額爾齊斯河的歷史解釋
又名多邏斯川。亦作葉郿州的歷史解釋
唐渤海國置,屬安遠府青銅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湖北巴東縣北。輿四部的歷史解釋
北魏東西南北四部之總石路的歷史解釋
在今浙江臨安縣西一百祖宗家法的歷史解釋
封建時代祖先制定的家長往遠引的歷史解釋
謂引身遠行,一去不返